[发明专利]一种光刻金属剥离工艺显影工序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5319.0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6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沈小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3F7/16 | 分类号: | G03F7/1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王鹏翔 |
地址: | 214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刻 金属 剥离 工艺 显影 工序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光刻金属剥离工艺显影工序,包括如下步骤:1)将显影液喷嘴从圆片边缘移到圆片中心上方,移动时不喷涂;2)旋转圆片并喷显影液进行显影反应;3)继续喷显影液,并降低圆片转速,在圆片表面覆盖显影液后,停止喷涂,显影液喷嘴复位,并对显影副产物进行轻微扰动;4)将显影液喷嘴移到圆片中心上方,先喷显影液,然后提高圆片转速,并喷显影液;5)重复步骤3),显影反应结束;6)将去离子水喷嘴移到圆片中心上方,先喷水,然后提高圆片转速,并喷水清洗后停止喷水,去离子水喷嘴复位,在清洗最后阶段,降低圆片转速;7)提高圆片转速进行甩干。本发明具有减少高台阶处光刻胶屋檐下的光刻胶残留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刻金属剥离工艺显影工序。
背景技术
在制造半导体和电子部件中存在图形金属化的需求,部分是常规等离子刻蚀工艺难以处理的金属,例如铜、铬、金、铂等重金属。对于铜可以采用电镀和化学机械研磨的技术,其被广泛用于0.13微米以下的先进工艺。而部分分立器件、MEMS(Micro – Electro –Mechanical - System)器件等则广泛使用金属剥离(liftoff)技术。
金属剥离工艺是经过光刻后,保留光刻胶,直接通过金属沉积的方式在圆片表面形成金属层,然后用有机溶剂等剥离光刻胶。如图1的a-d所示,剥离第一光刻胶层1时,覆盖在第一光刻胶层1上的金属层3被同时剥离,而无光刻胶保护的衬底S上的金属层3得以保留。
若金属沉积在光刻胶侧壁,则会导致:光刻胶和金属难以剥离,侧壁沉积的金属和图形开口底部的金属互联,因此实际需要形成T型或悬垂型(overhang)的类似屋檐状图形,如图2所示。
金属剥离光刻图形有多种实现方法,其中成本最低、最简单的方法如图3的a-c所示:1. 涂布一层正性第一光刻胶层1;2. 不使用光刻掩模,对第一光刻胶层1完全曝光,曝光部分后续可被显影液完全溶解消除;3. 不显影,继续在第一光刻胶层1上涂布第二光刻胶层2;4. 使用光刻掩模曝光;5. 第二光刻胶层2的被曝光部分会被显影掉,而第一光刻胶层1虽然被完全曝光但被第二层光刻胶未曝光部分覆盖的光刻胶层1,基本不会被显影,只有对应光刻版开口部分会被显影,且由于被完全曝光,显影液会向内倾蚀,第一光刻胶层1被显影部分会多于第二光刻胶层2,形成屋檐结构。
实际的半导体器件在管芯不同位置具有台阶差,而一般的光刻胶涂布都会有平坦化效应,其最终生成的屋檐结构如图4所示:低台阶处的第一光刻胶层1厚度较厚,为显影去除光刻胶,且保证一定的屋檐宽度,需保证一定的显影时间,否则无法形成有效的金属剥离图形,造成光刻胶侧壁沉积金属,导致无法有效剥离金属或侧壁金属与图形开口处金属互联;高台阶处的第一光刻胶层1的厚度较薄,显影速度较快,单边的屋檐宽度m会远大于n,由于图形向内倾蚀过多,屋檐下显影后的副产物4过多,显影的清洗步骤无法有效去除,导致产品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因高台阶处的屋檐下显影后的副产物过多,显影的清洗步骤无法有效去除,而导致产品缺陷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刻金属剥离工艺显影工序。
本发明所述光刻金属剥离工艺显影工序,包括如下步骤:
1)将显影液喷嘴从圆片边缘移到圆片中心上方,移动过程中不喷涂显影液;
2)旋转圆片,转速为800-1200转/分钟,同时喷涂显影液6-10秒,进行显影反应,部分显影副产物随显影液被带离圆片表面;
3)继续喷涂显影液,并将圆片转速降低到30-100转/分钟,喷涂时间为2-3秒,在圆片表面形成显影液覆盖后,停止显影液喷涂,显影液喷嘴回到圆片外初始位置,圆片继续转动,以对显影副产物进行轻微扰动,使其脱离衬底溶解在显影液中,轻微扰动状态下的显影时间为20秒以内;上述轻微扰动是指以30-100转/分钟旋转达到的振动效果;
4)将显影液喷嘴移到圆片中心上方,先喷涂显影液0.5-2秒,然后一边提高圆片转速到800-1200转/分钟,一边喷涂显影液6-10秒;
5)重复步骤3),显影反应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53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