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CV-LF-RH-CC工艺路径钢种氮含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94948.1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34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胡晓光;付尚红;李应江;邓勇;冯胤明;熊华报;罗霄;杨明;吴亚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34 | 分类号: | C21C5/34;C21C7/00;C21C7/06;C21C7/10;C22C33/06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吴方舟 |
地址: | 243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cv lf rh cc 工艺 路径 钢种 含量 方法 | ||
1.一种控制CV-LF-RH-CC工艺路径钢种氮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控制步骤:
转炉底吹时,吹氧量0-15%阶段,底吹流量0.02-0.05Nm3/t.min;吹氧量16-45%期间,底吹流量0.02-0.04Nm3/t.min;吹氧量46-70%期间,底吹流量0.04-0.08Nm3/t.min;吹氧量71-85%阶段,底吹流量0.07-0.12Nm3/t.min;吹氧量86-100%阶段,底吹流量0.12-0.17Nm3/t.min,气体类型氩气;
出钢过程中严禁氮气压渣;
转炉终点温度控制原则为确保LF进站温度1570-1600℃;
出钢合金化过程加入增碳剂、硅铁、进行初步合金化、铝铁、铝粒进行浅脱氧,出钢过程锰铁合金加入原则为,锰含量不大于0.40%的钢种,出钢不加锰铁合金,锰含量大于0.40%的钢种,出钢锰按Mn目标-0.40%-Mn残余进行调整,其中Mn目标为目标锰含量,Mn残余为残余锰含量;
采用顺序为渣料一→锰系合金→硅系合金→增碳剂→铝粒的出钢合金化工艺,抑制出钢过程钢水吸氮,渣料一包括石灰;
做好钢包准备工作,严禁转炉终点后等钢包出钢,确保底吹效果良好;
合金微调站取样测量渣厚;
钢水进LF后,进行底吹氩操作,以渣面波动,不发生喷溅为原则;
钢水LF后先采用低电压升温,再切换高电压升温,升温前加入渣料二;
渣料二的种类和加入量,根据合金微调站测量的渣厚d渣厚而定,当d渣厚<30mm,加入2.2±0.1kg/t石灰和0.4±0.1铝矾土,当30mm≤d渣厚<40mm,加入1.7±0.1kg/t石灰和0.2±0.1铝矾土,当40mm≤d渣厚≤50mm,加入1.2±0.1kg/t石灰,当d渣厚>50mm,加入0.9±0.1kg/t石灰;
渣料二单批次加入量不大于1kg/t,促进渣料快速成渣;
升温期间底吹控制以渣面轻微波动、电极振动不大为准;
升温次数不大于2次/炉,升温过程控制好除尘开度,保持微正压操作;
铁合金在LF工序调整的钢种在最后一次升温后加入,加入铁合金后强搅拌时间2-3min;
铌铁、钛铁合金不在LF工序调整,在RH真空处理后8min加入;
控制造渣及合金化过程底吹强度,不得长时间大流量吹氩,钢水亮面要求小于500mm;
RH精炼处理前,真空槽前一炉不得生产增氮钢种;
RH精炼处理前,将真空槽提升气体切换为氩气,充氩时间不少于30min;
RH精炼采用深处理模式,真空度不大于2.6mbar,保证深脱气时间,废钢及需添加的合金加入后钢水的循环时间大于13分钟;破空后对钢水进行钙处理,喂钙线后的弱搅拌时间不小于8min;
喂线速度160-210米/分钟,防止喂线速度过快,喷溅严重造成增氮;
喂线前调整钢包底吹氩气流量,钢水亮面不得大于100mm;喂线后继续调整氩气流量,以渣面微微波动、钢水亮面小于50mm;
单开或换中包炉次,开浇前中包充氩;
开浇后每孔添加7-10袋碱性覆盖剂;
大包长水口全程吹氩,氩气压力不小于0.4MPa;
铸中根据钢液面情况,适当补加单层碱性覆盖剂,保障钢液面不见红;
连浇成功后,将大包放到最低位浇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494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