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混合式CPPWM雷达的入侵探测装置与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694315.0 申请日: 2021-06-22
公开(公告)号: CN113567971B 公开(公告)日: 2023-07-14
发明(设计)人: 徐航;李颖鑫;范文龙;卫澍恩;刘丽;李静霞;王冰洁 申请(专利权)人: 太原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G01S13/56 分类号: G01S13/56;G01S13/42;G01S7/282;G01S7/285
代理公司: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代理人: 赵江艳
地址: 030024 *** 国省代码: 山西;1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混合式 cppwm 雷达 入侵 探测 装置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属于雷达探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混合式CPPWM雷达的入侵探测装置与方法,装置包括泄漏电缆导波雷达、MIMO雷达和中央处理系统;本发明利用泄漏电缆导波雷达实现防护区域边界的入侵预警,利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实现防护区域内部入侵者的定位跟踪与姿态识别,采用多个混沌脉冲位置宽度调制(CPPWM)信号发生器产生多路彼此正交的CPPWM信号分别作为泄漏电缆导波雷达和MIMO雷达的探测信号,实现了防护区域内部入侵者的检测,以及定位跟踪与姿态识别,具有隐蔽性强、不受环境温度、可见度以及嘈杂振动干扰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雷达探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混合式CPPWM雷达的入侵探测装置与方法。

背景技术

入侵探测技术被广泛用于银行、机场、监狱和军事基地等重要机密场所的安全防护,保障人身安全并维护公共财产。现有的入侵探测技术包括激光雷达(IEEETrans.Instrum.Meas.,Vol.62,p.1174-1182,2013)、光学/热红外摄像机(Proc.IEEEConf.Comput.Vis.Pattern Recognit.Workshops,p.209-216,2014)、电子围栏(Proc.2ndInt.Conf.Telecom.Comm.Eng.,p.344-347,2018)、振动电缆传感器(Proc.IEEE 31stAnnu.1997 Int.Carnahan Conf.Secur.Technol.,p.25-30,1997)、光纤传感器(Photon.Sensors,Vol.5,p.365-375,2015)和入侵探测雷达。入侵探测雷达通过向空间发射电磁波,形成人眼不可见的电磁场来实现区域防护和监测,相比于其他入侵探测技术,入侵探测雷达具有隐蔽性强、不受环境温度、可见度以及嘈杂振动干扰的显著优势。

入侵探测雷达可以采用泄漏电缆或常规天线发射探测信号和接收回波信号,主要包括基于泄漏电缆的导波雷达(J.Electromagn.WavesAppl.,Vol.33,p.1060-1069,2019)和基于常规天线的入侵监测雷达(Proc.2010 Second Int.Conf.Comput.Comm.NetworkingTechnol.,p.1-6,2010)。泄漏电缆导波雷达采用一对平行放置且间隔一定距离的泄漏电缆实现探测信号发射和回波信号接收,并在泄漏电缆之间形成电磁监测区域,最终通过分析回波信号的瞬时变化实现入侵报警和入侵定位。其主要发射单频连续波(Proc.1982Carnahan Conf.Secur.Technol.,p.115-121,1982)、单频连续脉冲(Appl.Comput.Electromagn.Soc.J.,Vol.33,p.1483–1488,2018)、线性调频脉冲(Microw.Opt.Technol.Lett.,Vol.60,p.634-639,2018)、载波调制的编码信号(自动化技术与应用,Vol.36,p.94-103,2017)以及巴克码调制的相移键控信号(微波学报,Vol.34,p.79-83,2018)作为探测信号。入侵监测雷达利用常规天线(例如喇叭天线)发射探测信号并接收回波信号,当入侵者出现在监测区域时,通过对回波信号进行分析即可获得入侵者的位置信息。其主要包括脉冲多普勒雷达(IEEE Aerosp.Electron.Syst.Mag.,Vol.17,p.22-27,2002)、调频连续波雷达(Proc.2017 20th Int.Conf.Info.Fusion,p.1-6,2017)和脉冲多普勒-调频连续波雷达(Microw.Opt.Technol.Lett.,Vol.55,p.474-479,2013)。然而,泄漏电缆导波雷达只能对防护区域边界进行入侵报警,无法对区域内部的入侵者进行持续地定位和跟踪。入侵监测雷达虽然可实现防护区域的全面覆盖,但在防护区域的边界,由于入侵者反射信号微弱,非常容易产生警戒盲区。此外,上述两种雷达受限于发射信号固有特性,定位精度和距离分辨率只能达到米量级,且抗电磁干扰能力弱。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43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