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目标定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93796.3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85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戴海峰;黄华;林尔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睿(重庆)人工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73 | 分类号: | G06T7/73;G06T7/80;G06V40/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瀚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2 | 代理人: | 宋宝库;郭婷 |
地址: | 401121 重庆市渝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目标 定位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目标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定位目标图像;
检测所述待定位目标图像中的目标的第一特征区域和第二特征区域,其中,所述第一特征区域为所述目标的底部区域,所述第二特征区域为所述目标的顶部区域;
对所述待定位目标图像进行透视变换,得到目标透视变换俯视图;
根据所述目标透视变换俯视图中的所述第一特征区域和/或所述第二特征区域,确定所述目标透视变换俯视图中的定位点;
根据所述定位点在所述目标透视变换俯视图中的位置,确定所述待定位目标在空间俯视平面图中的位置;
“根据所述目标透视变换俯视图中的所述第一特征区域和/或所述第二特征区域,确定所述目标透视变换俯视图中的定位点”的步骤具体包括:
当所述目标透视变换俯视图中包含所述第一特征区域时,所述定位点为所述第一特征区域的几何中心;并且/或者
当所述目标透视变换俯视图中只包含所述第二特征区域时,根据所述第二特征区域得到目标信息,并根据所述目标信息确定目标高度,所述目标信息包括人员身份、人员类别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所述目标高度、投影点和所述投影点的虚拟高度,确定所述目标透视变换俯视图中的所述定位点;
其中,所述投影点和所述投影点的虚拟高度由包含标定物的标定图像所确定,所述标定物为高度已知的人体和/或物体,所述标定物的数量不少于两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标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定物包括第一标定物和第二标定物,所述投影点通过下列方式确定:
对所述标定图像进行透视变换,得到标定透视变换俯视图;
在所述标定透视变换俯视图中,分别用直线连接所述第一标定物的顶部和底部以及所述第二标定物的顶部和底部,两条直线的交点为所述投影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目标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点的虚拟高度的计算方法为:
其中,H2为所述投影点的虚拟高度,H1为所述第一标定物或所述第二标定物的实际高度,L1为在所述标定透视变换俯视图中所述第一标定物或所述第二标定物的图像的顶部到底部之间的距离,L2为在所述标定透视变换俯视图中所述投影点到所述第一标定物或所述第二标定物的图像的顶部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目标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透视变换俯视图中,“根据所述目标高度、投影点和所述投影点的虚拟高度,确定所述目标透视变换俯视图中的所述定位点”的步骤具体包括:
计算所述投影点到所述第二特征区域的距离,记为L2′;
计算所述定位点到所述第二特征区域的距离,记为L1′,具体计算方法为:
根据所述L1′、所述投影点和所述第二特征区域确定所述定位点;
其中,H1′为所述目标高度,所述定位点在由所述投影点和所述第二特征区域所确定的直线上,且在所述投影点和所述第二特征区域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标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定位目标是人体,所述第一特征区域是人体的脚部,所述第二特征区域是人体的脸部,“根据所述第二特征区域得到目标信息,并根据所述目标信息确定目标高度”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特征区域得到人脸特征信息;
将所述人脸特征信息与人脸数据库进行比对以确定所述人员身份,并根据所述人员身份确定预留的身高信息;并且/或者
根据所述人脸特征信息预测所述人员类别,所述人员类别对应预设的身高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睿(重庆)人工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恒睿(重庆)人工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379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联邦模型训练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设备
- 下一篇:视频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