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传感数据质量评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2930.8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1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军;简晓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N20/00;G06Q1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机器 学习 传感 数据 质量 评估 方法 | ||
本文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传感数据质量评估方法,方法主要包括:对传感数据质量评估的研究,在传统数据质量评估流程中引入机器学习分类算法。首先对传感数据集进行数据质量指标的分析计算,然后进行数据质量的标注;利用标注的数据集训练得到分类算法模型,算法通过对过采样进行加权处理、对集成学习算法加入代价敏感因子,使得算法整体更加偏向分类错误的少数类样本,并且对数据质量差的数据更为重视;利用模型进行数据质量的坏点分离并得出整体数据质量评估。本发明通过引入机器学习算法,根据传感数据质量特点,对传统分类算法进行改进,可以实现在数据量大时,对数据进行定量与定性结合、自动化的评估,达到了较高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质量研究领域,聚焦于传感数据研究,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传感数据质量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以及各个领域如农业、金融、工业、物联网等数字化业务的建立,带来了数据量爆炸式的积累。工业互联网发展为传感器带来巨大机会的同时,也对传感器数据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数据质量是首要考虑因素,应作为最基本的需求考虑。如果数据质量不能得到良好的评估、进行及时的相应处理,带来的不仅仅是信息判断的误差,还可能会出现对后期发展的判断失误,从而导致经济、时间上的损失,因此评估数据质量有着重要意义,这决定着后续企业、机构能否准确地利用传感等数据获得决策信息。
国内外对数据质量的研究较多关注点还是在于数据的存储、挖掘分析等方面,对数据质量评估问题仍不够重视。数据质量评估是数据管理中的重要一环,是数据管理过程的关键问题。目前现有的数据质量评估方法,主要是根据相关标准、规范,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由有经验的专家人工进行评估、分析。但数据质量评估过程复杂,在数据量小时这种评估方式尚可,在数据量指数增长后,这种评估方式变得效率低下,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减轻评估成本、提高评估效率的数据质量评估方法。
本发明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将机器学习分类算法引入到传统数据质量评估流程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传感数据质量评估方法,能够同时评估整体数据质量以及局部数据点的质量,分离出好坏数据,减少大量人工质量评估,提高评估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综合了权威的数据质量评估指标,将机器学习分类算法加入到对数据质量评估流程中,同时根据传感数据集满足不平衡数据的两个定义,选取机器学习中的不平衡数据分类算法。并对不平衡数据分类算法做出了改进,提高分类效果,能够同时评估整体数据质量以及局部数据点的质量,分离出好坏数据,减少大量人工质量评估流程,提高评估效率,发明的方法流程为:
步骤1:接入约定格式的数据,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步骤2:根据数据的完整性、有效性、一致性、及时性指标对数据进行分析,进行数据质量的标注;
步骤3:将数据一部分作为训练集输入到改进的SMOTE算法与改进的AdaBoost算法结合提出的算法中进行训练,得到数据质量分类模型;
步骤4:利用步骤3得出的模型对数据进行数据质量分类,分离出单个数据坏点,得出总体数据优良率。
步骤3中的改进算法整体上继承了经典Boosting:AdaBoost算法的基础结构,算法起始时输入原始的不平衡样本集、弱分类算法、迭代轮次,然后经过指定的迭代轮次训练后得到多个弱分类器,综合多个弱分类器的分类效果,组合成强分类器。在迭代的样本准备阶段,加入本方法提出的WSMOTE过采样算法,对少数类进行采样,挑选对分类贡献较大的少数类样本,以此作为根本样本生成新的少数类样本,使得数据集均衡化;在AdaBoost的样本权值更新中,利用代价敏感思想为错分的少数类样本赋予更多的权值,使算法在下一轮迭代时专注于较难处理的样本。
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1)对数据进行定量与定性得结合评估方法,同时能够很好的评估数据的整体质量;2)引入机器学习进行数据质量评估,对于大规模数据质量评估需求,能够有效地提升效率与准确性,完成自动化的数据质量评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29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