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鏻鎓盐分子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及其器件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91908.1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62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江照;何冬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9/572 | 分类号: | C07F9/572;C07F9/06;C07F9/59;C07F9/54;H01L51/42;H01L51/46;H01L51/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4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盐分 钙钛矿 太阳能电池 中的 应用 及其 器件 制备 方法 | ||
1.有机鏻鎓盐分子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具体为:将所述有机鏻鎓盐分子用于制备钙钛矿吸光层与空穴传输层之间的界面修饰层;
所述有机鏻鎓盐分子的结构式如下:
其中,R1为X1为Cl、Br或I;X2为BF4或PF6。
2.一种正置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中含有有机鏻鎓盐分子制备的界面修饰层,所述界面修饰层位于钙钛矿吸光层与空穴传输层之间;
所述有机鏻鎓盐分子的结构式如下:
其中,R1为X1为Cl、Br或I;X2为BF4或PF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置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置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从下往上依次由导电基底层、电子传输层、钙钛矿吸光层、界面修饰层、空穴传输层和金属背电极层叠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正置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基底层为ITO或FTO的一种;所述电子传输层的材料为SnO2、TiO2、ZnO、BaSnO3或CeO2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所述钙钛矿吸光层为ABX3钙钛矿吸光层,其中A为CH3NH3+、CH(NH2)2+、Cs+或Rb+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B为Pb2+、Sn2+或Ge2+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X为Cl-、Br-或I-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所述空穴传输层的材料为2,2',7,7'-四[N,N-二(4-甲氧基苯基)氨基]-9,9'-螺二芴、聚[双(4-苯基)(2,4,6-三甲基苯基)胺]、聚(3-己基噻吩-2,5-二基)、硫氰酸亚铜、碘化亚铜或氧化镍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所述金属背电极为Au或Ag中的任意一种。
5.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正置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对导电基底进行预处理;
(2)将电子传输层溶液旋涂于经预处理后的导电基底上,退火制备电子传输层,然后对所述电子传输层进行紫外臭氧照射处理或等离子处理形成电子传输层;
(3)将钙钛矿前驱体溶液旋涂于步骤(2)中制备的电子传输层上,并滴加反溶剂,退火制备钙钛矿吸光层;
(4)将有机鏻鎓盐分子溶液旋涂于步骤(3)中制备的钙钛矿吸光层上,制备得到界面修饰层;
(5)在步骤(4)中制备的界面修饰层上旋涂制备空穴传输层;
(6)在步骤(5)中空穴传输层上制备金属背电极。
6.权利要求5所述正置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步骤(5)中,所述旋涂过程中的参数设置具体为:转速2000~6000rpm、旋涂时间为20~60s。
7.权利要求5所述正置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和步骤(3)中,所述退火流程具体为在100~200℃下退火10~60min。
8.权利要求5所述正置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反溶剂为氯苯、二氯甲烷、二氯苯、甲苯、乙酸乙酯、氯仿或乙醚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9.权利要求5所述正置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有机鏻鎓盐分子溶液的浓度为0.01~5.0mg/mL;
所述有机鏻鎓盐分子溶液中溶剂为苯甲醚、二氯甲烷、氯仿、氯苯、二氯苯、甲苯、乙酸乙酯、乙醚、或异丙醇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190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