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自复位的耗能正交胶合木双肢剪力墙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1776.2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3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孙晓峰;朱宁;何敏娟;李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56 | 分类号: | E04B2/56;E04C2/12;E04C2/34;E04B1/98;E04H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杨宏泰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位 耗能 正交 胶合 木双肢 剪力 结构 | ||
1.一种可自复位的耗能正交胶合木双肢剪力墙结构,包括通过胶合木连梁(5)左右连接的第一正交胶合木剪力墙(11)和第二正交胶合木剪力墙(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正交胶合木剪力墙(11)和第二正交胶合木剪力墙(12)底部两侧挖除后分别通过碟型弹簧装置与基础固定连接,并且第一正交胶合木剪力墙(11)和第二正交胶合木剪力墙(12)分别通过多个多级消能元件与胶合木连梁(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复位的耗能正交胶合木双肢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正交胶合木剪力墙(11)的左右侧墙趾处分别通过第一碟型弹簧装置(21)和第二碟型弹簧装置(22)与基础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正交胶合木剪力墙(12)的左右侧墙趾处分别通过第三碟型弹簧装置(23)和第四碟型弹簧装置(24)与基础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自复位的耗能正交胶合木双肢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碟型弹簧装置(21)、第二碟型弹簧装置(22)、第三碟型弹簧装置(23)和第四碟型弹簧装置(24)的结构相同,所述的第一碟型弹簧装置(21)包括长螺杆(213)以及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限位钢构件(211)、紧固螺母(2111)、弹簧挡板(214)、碟型弹簧(215)和槽型板座(212),所述的长螺杆(213)下端插入基础,上端依次穿过限位钢构件(211)、紧固螺母(2111)、弹簧挡板(214)、碟型弹簧(215)和槽型板座(212)后插入第一正交胶合木剪力墙(11)墙趾处的预留孔中,所述的槽型板座(212)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正交胶合木剪力墙(11)的墙趾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自复位的耗能正交胶合木双肢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钢构件(211)由焊接在基础上的第二钢板(2112)以及分别与第二钢板(2112)焊接且用以对第一正交胶合木剪力墙(11)限位的第一钢板(2111)和第三钢板(2113)构成,所述的第二钢板(2112)上开设用以穿过长螺杆(213)的第一螺栓长圆孔(6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自复位的耗能正交胶合木双肢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碟型弹簧(215)为60CrMnA材料的碟型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复位的耗能正交胶合木双肢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合木连梁(5)一端的上下表面分别通过第一多级消能元件(31)和第二多级消能元件(32)与第一正交胶合木剪力墙(11)连接,另一端的上下表面分别通过第三多级消能元件(33)和第四多级消能元件(34)与第二正交胶合木剪力墙(1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自复位的耗能正交胶合木双肢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多级消能元件(31)、第二多级消能元件(32)、第三多级消能元件(33)和第四多级消能元件(34)的结构相同,所述的第一多级消能元件(31)由下部底座(311)和耗能角钢(312)组成,所述的下部底座(311)包括钢板(3113)和高强螺杆(3114),所述的钢板(3113)设置在耗能角钢(312)的水平肢与胶合木连梁(5)一端上表面之间,并通过螺钉钉接在胶合木连梁(5)的上表面,所述的高强螺杆(3114)下端与钢板(3113)焊接,上端穿过耗能角钢(312)的水平肢后通过螺母(3115)拧紧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自复位的耗能正交胶合木双肢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多级消能元件(31)还包括压紧设置在耗能角钢(312)的水平肢与钢板(3113)之间的第一有机材料摩擦片(3111)和第二有机材料摩擦片(3112),所述的高强螺杆(3114)穿过耗能角钢(312)的水平肢上开设的长圆孔(64)后通过螺母(3115)紧固,基于螺母(3115)预紧力将耗能角钢(312)、第一有机材料摩擦片(3111)、第二有机材料摩擦片(3112)以及钢板(3113)夹紧后构成摩擦型耗能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177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动记忆电机及其集成电机
- 下一篇:一种自动挡水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