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氢氧化铝用脱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1711.8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9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张燕娜;王永平;莫进超;王凯;李烽克;左林举;刘占强;黄春城;印海芳;周志恒;陈洪德;王庆玲;张臻;苏路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铝中州铝业有限公司;中铝中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6 | 分类号: | B01J20/26;C01F7/44;B01D37/02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11028 | 代理人: | 范威 |
地址: | 454174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氢氧化铝 脱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铝生产工艺过滤用脱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组成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非离子表面活性剂:7%‑15%,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2%‑4%,阴离子表面活性剂:7%‑15%,辅助剂:1‑2%,有机胺盐活性剂:0.5‑2%,水:余量。本发明的脱水剂脱水效果强,绿色低泡,且成本低廉。该脱水剂可以改变其物料表面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破坏氢氧化铝与水形成的结构,有效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从而改善氢氧化铝的脱水性能。同时因辅助剂的加入,有效降低脱水剂作用时的表面张力,有效抑制了在脱水过程中表面活性剂起泡的能力,从而使本发明的脱水剂低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氧化铝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氢氧化铝用脱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氧化铝生产中,氢氧化铝附水含量是过滤工序必须严格控制的一项技术指标,它对稳定焙烧窑的操作起到重要作用。降低成品氢氧化铝附水不仅可以降低焙烧时的油耗,而且还可以由于滤液回收率的提高降低碱耗,提高产品质量。随着焙烧工艺、设备的改进,例如流态化焙烧炉的使用对氢氧化铝附水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生产上均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氢氧化铝附水。
文献表明氢氧化铝料浆中所含水分大致可分为四类,自由水(颗粒间的空隙水)、毛细水(颗粒间毛细管内的水和固体表面的附着水)结晶水和晶格水。由于颗粒间的空隙水是料将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不与固体发生相互作用,可通过简单的浓缩或者使用很小的机械力就可以去除,而其它类型水分与氢氧化铝颗粒之间有一定“力”的作用,虽然在料浆中只占有很小的一部分,但其含量还是要远远超出固体物质的含量,尤其是毛细水,严重影响氢氧化铝水分的含量,需采用脱水剂辅助进行分离,并借助于外界机械产生的较大压力差负压或者高压或者机械力场分离。但在分离过程中,需要很强的输送设备,致使产生大量泡沫,严重影响生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氢氧化铝用脱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氢氧化铝用脱水剂,其特征在于,其组成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非离子表面活性剂:7%-15%,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2%-4%,阴离子表面活性剂:7%-15%,辅助剂:1-2%,有机胺盐活性剂:0.5-2%,水:余量。
进一步的,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系列、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系列、聚醚系列中的一种或几种化合物的复配。
进一步的,所述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
进一步的,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六烷基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单烷基磷酸盐、α-烯基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剂为聚硅氧烷化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胺盐活性剂为C8-C16季铵盐。
一种如上所述的氢氧化铝用脱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其所需的水加热至35℃-50℃,然后按照配比加入有机胺盐活性剂,搅拌至有机胺盐活性剂全部溶解,然后依次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辅助剂,继续搅拌至物料全部溶解,即得到所述的氢氧化铝用脱水剂。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脱水剂的效果强,泡沫量少,单耗低。添加该脱水剂后,矿浆经过脱水,可获得低水分产品。该脱水剂耐碱能力强,能适应各种强碱条件,故同时在高强度机械作用下,泡沫量小,对生产影响小。
另外,本发明的脱水剂在合成过程中,通过先加入易溶于水的有机铵盐,对水的性质进行改变,有效保证其他组分在溶液中性质不发生改变。同时,在脱水过程中,对改变氢氧化铝表面的性质起到增强作用,有效强化脱水剂的脱水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铝中州铝业有限公司;中铝中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铝中州铝业有限公司;中铝中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17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阿哌沙班中基因毒性杂质的检测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尼可地尔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