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晶玻璃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90382.5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42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向承刚;韦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向承刚 |
主分类号: | C03C10/16 | 分类号: | C03C10/16;C03C10/06;C03B32/0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恒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88 | 代理人: | 史亮亮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微晶玻璃板及其制备方法,微晶玻璃板的主晶相辉沸石NaCa2Si4O10F占其质量百分比为:20%‑70%;同时提供了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S1采用熔融法制备玻璃熔块,并烘干,用对辊破碎机破碎至一定颗粒范围,为玻璃熔块A;S2、按质量百分比计,将所述玻璃熔块A65‑85%、粘土B 10‑27%和粘接添加剂C 3‑15%在搅拌罐中搅拌混合均匀,均化,干压成型得到微晶玻璃生坯,其中玻璃熔块A含有CaO8‑15%,Na2O 3‑7%,SiO260‑72%,F 3‑7%;S3、在600‑630℃保温30‑50min,880‑1000℃保温30‑50min制度下烧成;S4、抛光得到所述微晶玻璃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微晶玻璃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晶玻璃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微晶玻璃板是一种由适当玻璃颗粒经烧结与晶化,制成的微晶体和玻璃的混合体。微晶玻璃板和我们常见的玻璃看起来很不一样,它具有玻璃和陶瓷的双重特性,在外表上的质感更倾向于陶瓷,但比陶瓷的亮度高,具有一定的透光率,结合晶体形貌,具有天然的玉质感,同时又比玻璃韧性强、抗弯强度、抗折强度,机械强度都能够满足铺贴地面和墙面的使用功能。
现有技术中的微晶玻璃板,主晶相丰富多样,其中玉石系列的微晶玻璃其主晶相大部分为氟硅钙钠石,该晶相生产所需的晶化温度为800~900℃,所需保温晶化的时间为60min以上,总体晶化能耗较高,且以氟硅钙钠石为主要晶相的微晶玻璃当透光率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冲击韧性不足,加工切割性能较差。
现有技术的微晶玻璃板生产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压延法制备:以公开号CN105271642B为例,该方法主要是将配料加入熔窑,将熔化后的配合料在搅拌的条件下进行澄清处理,生成比例熔液,然后将玻璃熔液进入辊压机辊压压延,形成玻璃板;最后进入辊道窑,经初级成核、强化成核和晶化得到微晶玻璃板。这种方法的缺点是:(1)产能非常低,(2)生产工艺非常不稳定,(3)生产条件要求高,(4)能耗非常高,最终导致因此整个生产成本非常高;另外产品颜色单一只有白色,膨胀系数偏高不易于在微晶玻璃板上进行二次装饰。
2、压延法的进阶制备方法:以公开号CN105294168B为例,该方法是通过在压延法获得基础微晶玻璃板的基础上进行喷墨装饰,并且再附一层低温熔块釉,解决了产品单一的问题。但是这种方法,要进行二次烧成,成本将增加、能耗也更大。
3、匣钵法制备:以公开号CN111960674A为例,该方法使用耐火材料匣钵烧结而成,这种方法是将微晶玻璃原料进行预烧制成不同粒径的微晶玻璃粒料,以料为组成原料,将粒料进行分级筛选,通过不同颗粒粒料进行分层堆叠然后进行窑炉进行核化、晶化得到微晶玻璃板材。种方法可能由于产业化难度较大,应用不多。
综合生产微晶玻璃板的现有技术的主要问题是产品工艺复杂,生产工艺不稳定,产量低,因此整个生产成本非常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主晶相为辉沸石NaCa2Si4O10F的玉石系列微晶玻璃板,且提供一种微晶玻璃板的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条件不容易控制,产能低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微晶玻璃板及其制备方法。
本申请提出一种微晶玻璃板,其主晶相为辉沸石,辉沸石NaCa2Si4O10F主晶相占其质量百分比:20%-70%。
优选地,微晶玻璃板的晶相及质量百分比含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向承刚,未经向承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03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