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建筑PC构件安装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8387.4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8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涛;王俊才;田国锐;陈栓付;高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36 | 分类号: | E04B5/36;E04F11/02;E04G21/14 |
代理公司: | 太原荣信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9 | 代理人: | 杨凯;连慧敏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建筑 pc 构件 安装 施工 方法 | ||
1.一种装配式建筑PC构件安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PC预制构件进场;
S2、叠合楼板安装:
S21、竖向支撑搭设:做临时竖向支撑架,竖向支撑采用扣件式脚手架支撑,安装楼板前调整支撑标高与两侧墙预留标高一致;
S22、PC预制构件复核:核对构件尺寸、质量、数量等情况,查看所进场构件编号,构件上的预留管线以及预留洞口是否有无偏差,并做好详细记录;
S23、预制构件安装:将构件吊离地面,观测构件是否基本水平,各吊点是否受力,构件基本水平、吊点全部受力后起吊,根据设计构件位置就位,就位同时观察楼板预留孔洞与水电图纸的相对位,构件安装时短边深入梁/剪力墙上10mm,构件长边与梁,或板与板拼缝按设计要求安装;
S24、固定复核:复核PC预制构件的水平位置、标高,检查下面支撑及板的拼缝,使所有支撑杆件受力基本一致,板底拼缝高低差小于3mm;
S25、叠合板接缝处模板支设:预制叠合板底板采用密拼接缝时,板缝上侧可用腻子+砂浆封堵,避免后浇混凝土漏浆;
S26、叠合层钢筋绑扎及埋件安放:叠合层钢筋绑扎前清理干净叠合板上的杂物,根据钢筋间距道道弹线绑扎,上部受力钢筋带弯钩时,弯钩向下摆放,应保证钢筋搭接和间距符合设计要求;
S27、叠合层混凝土浇筑及养护;
S3、楼梯安装:
S31、PC预制构件复核;
S32、预制构件安装;
S33、注浆:注浆工序为清理接触面→铺作浆料→安放楼梯→调整并固定楼梯→拌制注浆料→进行注浆→进行个别补注→进行封堵→完成注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PC构件安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PC预制构件在吊装作业中,严格按照预先设计的吊装顺序进行吊装作业,不得随意改变吊装顺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PC构件安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1中,立杆横距和纵距根据房屋开间距离设置,最大间距为1200mm,方木沿垂直于叠合板拼缝方向布置,每个立杆上部采用可调顶托支撑方木,方木的截面规格为40mm*80mm,伸出顶托的悬挑端长度不超过300mm,水平杆及竖向斜杆采用带插销的配套杆件插入立杆圆盘孔内形成空间稳定体系,在上部现浇层混凝土未凝固前,严禁拆除水平杆及竖向斜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PC构件安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5中,单向叠合板板缝宽度30-50mm时,接缝部位混凝土后浇,通常利用预制叠合板板底做吊模,预制叠合板板底下部通常加工预留凹槽,将木模嵌入,避免拆模后后浇节点下侧混凝土面突出叠合板,板缝下部通常不设支撑;双向叠合板接缝宽度达200mm以上时,应单独支设接缝模板及下部支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PC构件安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7中,叠合层混凝土浇筑及养护步骤包括:S271、浇筑前清洗板面,浇筑前带压水管冲洗,去除浮灰;S272、混凝土浇筑宜从中间向两边浇筑,浇筑应连续施工,一次完成,并保证振捣密实;S273、浇筑混凝土过程要保证预埋水电管线位置并做好保护,不移动预埋件位置;S274、浇筑完成后将混凝土表面刮平,随即用木抹子搓平;S275、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不少于14天;S276、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后方可拆除叠合板拼缝模板及板底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838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