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促使iPSC分化为外周神经干细胞的方法及培养基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6355.0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8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徐轶冰;施明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再生医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5/0797 | 分类号: | C12N5/0797;C12N5/074;C12M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智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86 | 代理人: | 崔艳峥 |
地址: | 中国香港科学园科技大***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促使 ipsc 化为 神经 干细胞 方法 培养基 系统 | ||
1.一种促使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为外周神经干细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诱导多能干细胞的培养;
包括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所述原代培养和所述传代培养中所用的细胞培养器皿均经过玻连蛋白处理;
S2: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为外周神经干细胞;
开始分化前,将诱导多能干细胞接种在经过重组层粘连蛋白处理的细胞培养器皿中,使用无动物源性外周神经诱导培养基-01进行培养,更换培养基,培养8~10天,以胰酶替代物对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后得到的外周神经干细胞进行处理,收集外周神经干细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原代培养和/或所述传代培养中诱导多能干细胞的接种密度为1.0~2.5×104个/cm2,优选为1.5×104个/c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诱导多能干细胞的接种密度为1.0~4.0×104个/cm2,优选为2.0×104个/cm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无动物源性外周神经诱导培养基-01包括以下成分:DMEM/F12培养基、非必需氨基酸、胰岛素、全铁转铁蛋白、腐胺、人血白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黄体酮、视网醇、维生素A、dl-α-生育酚乙酸酯、维生素E、亚油酸、α-亚麻酸、硫辛酸、LDN193189、SB431542、CHIR99021、RO4902097、SU5402、全反式维生素A酸、Y276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动物源性外周神经诱导培养基-01中所述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为0.1~5%,所述含量为体积比;所述胰岛素的浓度为0.1~10μg/mL;所述全铁转铁蛋白的浓度为2~100μg/mL;所述腐胺的浓度为5~200μg/mL;所述人血白蛋白的浓度为250~2500μg/mL;所述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浓度为1~10μg/mL;所述谷胱甘肽的浓度为0.1~10μg/mL;所述黄体酮的浓度为1~10ng/mL;所述视网醇的浓度为0.01~2μg/mL;所述维生素A的浓度为0.01~2μg/mL;所述dl-α-生育酚乙酸酯的浓度为0.1~10μg/mL;所述维生素E的浓度为0.1~10μg/mL;所述亚油酸的浓度为0.1~10μg/mL;所述α-亚麻酸的浓度为0.1~10μg/mL;所述硫辛酸的浓度为1~10ng/mL;所述LDN193189的浓度为0.1~1μg/mL;所述SB431542的浓度为1~10μg/mL;所述CHIR99021的浓度为2.5~12.5μg/mL、所述RO4902097的浓度为0.5~5μg/mL、所述SU5402的浓度为0.5~5μg/mL、所述全反式维生素A酸的浓度为1~20ng/mL、所述Y27632的浓度为1~10μg/mL。
6.一种促使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为外周神经干细胞的无动物源性外周神经诱导培养基-01,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成分:DMEM/F12培养基、非必需氨基酸、胰岛素、全铁转铁蛋白、腐胺、人血白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黄体酮、视网醇、维生素A、dl-α-生育酚乙酸酯、维生素E、亚油酸、α-亚麻酸、硫辛酸、LDN193189、SB431542、CHIR99021、RO4902097、SU5402、全反式维生素A酸、Y276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再生医学有限公司,未经香港再生医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635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