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载货车辆疲劳驾驶主动干预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6351.2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6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沾林;何军强;徐小倩;吕慧华;李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鸿泉物联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40/08 | 分类号: | B60W40/08;B60W40/12;B60W50/14;B60W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宇杨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载货 车辆 疲劳 驾驶 主动 干预 方法 系统 电子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载货车辆疲劳驾驶主动干预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实时采集基础数据,所述基础数据包括发动机状态信息、车速信息、人脸特征信息、人脸表情信息、经纬度信息、高速服务区信息、停车休息区信息;分析所述发动机状态信息、所述人脸表情信息,并基于分析结果输出驾驶状态;基于所述驾驶状态,结合所述经纬度信息以及所述高速服务区信息和所述停车休息区信息进行分析并做出决策指令,同时进行语音提醒;基于所述决策指令对载货车辆进行控制。本发明可以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判断驾驶员的驾驶状态,通过提前对疲劳驾驶进行主动干预,来降低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智能化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载货车辆疲劳驾驶主动干预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车辆的保有量逐年增加,交通压力越来越大。而与之对应地,交通事故发生频率也越来越高,而疲劳驾驶则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对于载货车辆。载货车辆的疲劳驾驶也是监管部门难以治理的行为。尽管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出台了一些针对载货车辆的疲劳驾驶的法律法规,强制安装标准的行驶记录仪,但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主要着眼于事后执法,而通常疲劳驾驶导致的事故已经发生,技术手段往往变成了取证工具;依赖主动监管,使得驾驶员在经济利益前面怀有侥幸心理。
国内外已经开发了多种疲劳预警方法和系统,主要通过生理检测、人脸识别、佩戴感应手环或头盔等来完成疲劳状态检测,其准确度和精确度不高,使用佩戴不方便。大部分的疲劳预警设备只能实现提醒作用,不能对疲劳驾驶主动进行干预,对于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效果有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载货车辆疲劳驾驶主动干预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判断驾驶员的驾驶状态,通过提前对疲劳驾驶进行主动干预,来降低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
具体地,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载货车辆疲劳驾驶主动干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实时采集基础数据,所述基础数据包括发动机状态信息、车速信息、人脸特征信息、人脸表情信息、经纬度信息、高速服务区信息、停车休息区信息;
分析所述发动机状态信息、所述人脸表情信息,并基于分析结果输出驾驶状态;
基于所述驾驶状态,结合所述经纬度信息以及所述高速服务区信息和所述停车休息区信息进行分析并做出决策指令,同时进行语音提醒;
基于所述决策指令对载货车辆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通过驾驶员状态监测模块DSM获得所述人脸特征信息和所述人脸表情信息,并且所述人脸特征信息用于识别驾驶员的身份,所述人脸表情信息用于识别驾驶员的精神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驾驶状态包括疲劳状态程度以及驾驶是否超时。
进一步地,所述分析所述发动机状态信息、所述人脸表情信息,并基于分析结果输出驾驶状态,包括:
通过DSM内置的深度学习算法连续分析所获得的驾驶员的面部表情信息,从而识别所述疲劳状态程度。
进一步地,所述分析所述发动机状态信息、所述人脸表情信息,并基于分析结果输出驾驶状态,包括:
通过ECU获得所述发动机状态信息,基于所述发动机状态信息判断驾驶是否超时,
其中当发动机工作时视为驾驶,发动机关闭时视为停止驾驶。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驾驶状态,结合所述经纬度信息以及所述高速服务区信息和所述停车休息区信息进行分析并做出决策指令,同时进行语音提醒,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鸿泉物联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鸿泉物联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63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