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的远程自动化修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85233.X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83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展亚男;张录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华鸿电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0 | 分类号: | H02G1/00;H02G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孙清晓 |
地址: | 130041 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远程 自动化 修补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的远程自动化修补系统,包括放置在电缆内部的远程自动化修补装置,该远程自动化修补装置设置于电缆的一侧检修点的位置,所述远程自动化修补装置包括两个并排设置且具有弹性膨胀能力的密封部,两密封部的中间均设置有一个贯穿的安装孔,穿过安装孔均设置一膨胀气囊,两膨胀气囊之间固定设置一中间连接部,中间连接部的外部包裹设置有至少一个修补组件,当膨胀气囊充气膨胀后向外撑开密封部并使得密封部外壁面与电缆保护层的内壁面密封接触。本发明可实现自检修口一侧的远程修补,无需人工对电缆巡检以及人工修复,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提升效率,降低检修经济成本,提升电缆整体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检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的远程自动化修补系统。
背景技术
电缆应用在很多的领域中,如埋设在地面电缆井中、布设在空中、地面等,但是更多的电缆布设方式都布设在电缆井内,由于电缆布设跨度长,且隐秘,故人工检修方式很难进行,电缆布设后,受各种原因影响,容易出现局部破口、开裂等情况,一旦保护层出现这种情况,那么内部的芯线使用寿命则会大大降低,由于布设在地下电缆井中,故人工检修也很难做到,保养维修成本巨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电缆的远程自动化修补系统,可自检修口端进行远程检修并实施快速修补,解决地埋式电缆检修不便的难点,降低经济成本,其实施的方式更简单,效率更高,有效增加电缆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电缆的远程自动化修补系统,包括放置在电缆内部的远程自动化修补装置,该远程自动化修补装置设置于电缆的一侧检修点的位置,所述远程自动化修补装置包括两个并排设置且具有弹性膨胀能力的密封部,两密封部的中间均设置有一个贯穿的安装孔,穿过安装孔均设置一膨胀气囊,两膨胀气囊之间固定设置一中间连接部,中间连接部的外部包裹设置有至少一个修补组件,当膨胀气囊充气膨胀后向外撑开密封部并使得密封部外壁面与电缆保护层的内壁面密封接触,膨胀气囊与至少一个修补组件之间通过导管连接导通,导管上均安装一电磁阀,电磁阀与修补组件均受控于设置在密封部一侧的控制主机并通过控制主机供电;
所述修补组件包括一呈环形状的气囊环,气囊环的中间具有一个圆形固定孔,气囊环通过圆形固定孔固定安装在柱形的中间连接部上,气囊环的外壁面设置有一层弹性连接环,弹性连接环的外壁面环绕弹性连接环一圈设置有一个以上的隔热底座,每个隔热底座内均嵌入设置一硬质塑胶件,硬质塑胶件内均填充设置一加热丝,各加热丝之间通过电源导线连接导通后并最终接入控制主机,加热丝与电磁阀均通过控制主机控制打开与关闭,气囊环与膨胀气囊之间通过导管连接导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管穿过密封部并与密封部打胶水密封,所述膨胀气囊的弹性形变力大于气囊环的弹性形变力,当电磁阀打开后,膨胀气囊内的气体穿过导管并进入到气囊环内来使得气囊环膨胀。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膨胀气囊中间设置有一贯穿的锁紧孔,电缆芯线撑开锁紧孔并与锁紧孔内壁面密封接触,锁紧孔内壁面设置有弹性硅胶层,通过弹性硅胶层增加与电缆芯线的密封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位于靠近检修点一侧的密封部上设置有一进出气管,对密封部靠近检修点一侧注入动力气源,进出气管将两个密封部之间形成的中间腔与气源输入端一侧连接导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动力气源采用一高压气泵,高压气泵输出端设置有压力表,通过压力表读取电缆腔内压力值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靠近检修点一侧的密封部上还设置一牵拉线,牵拉线自检修点开口位置向外引出。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控制主机包括一主机盒以及设置于主机盒内的控制主板以及电源,控制主板上设置无线接收器,通过无线接收器接收发射端发射过来的无线控制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华鸿电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省华鸿电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52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