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补骨脂酚的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4230.4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9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勇;毕永贤;杜雨涵;刘金俊;周浩淼;李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宜格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127 | 分类号: | A61K9/127;A61K47/10;A61K47/24;A61K47/28;A61K47/36;A61K31/05;A61P17/00;A61P17/10;A61P17/18;A61P17/16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章琪超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补骨脂 脂质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补骨脂酚的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补骨脂酚脂质体,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补骨脂酚3‑8份、卵磷脂3‑8份、胆甾醇0.5‑1.5份、辛酸/癸酸甘油三酯5‑15份、1,3‑丙二醇15‑30份、乙酰化透明质酸钠1‑3份和水50‑65份;其制备方法包括将补骨脂酚、卵磷脂和胆甾醇加入到辛酸/癸酸甘油三酯和1,3‑丙二醇中,融解,得油相;将乙酰化透明质酸钠,加入水中溶解,得水相;将有油相加入水相中,高压均质,得含补骨脂酚的脂质体。本发明具有对皮肤刺激小、透皮吸收效果好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补骨脂酚脂质体,特别是一种含补骨脂酚的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补骨脂酚是从草本植物补骨脂籽中提取出来的酚类物质,是一种异戊二烯基酚萜类化合物,实验研究和临床实验中发现其具有控油、抗炎、抗痤疮的活性,还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美白的效果,可以改善皱纹、减少色素沉着,安全性高。但是补骨脂酚的保存条件比较苛刻,易氧化,并且由于皮肤角质层的存在,补骨脂酚直接作用于皮肤时,其吸收会受到很大的限制,透过率较低,透皮吸收效果较差,从而影响补骨脂酚的应用。
由磷脂、20%~50%乙醇和水组成的脂质体(liposome),是一种乙醇含量很高的纳米给药载体,具有流动性好、变形性强、包封率高、稳定性好、刺激性小等优点,可通过包封增加药物的溶解度,促进药物的经皮吸收,并在角质层形成药物贮库,起到缓释作用,避免药物大量进入血液,引起全身性反应。其中,脂质体的组成极大的影响其包封率和透皮性能,脂质体中的乙醇含量很高,虽然可以降低脂质体之间的水合力,但过量可导致脂质体的聚集与融合,而且乙醇对皮肤具有刺激性,容易导致过敏反应,不适合敏感性皮肤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补骨脂酚的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具有对皮肤刺激小、透皮吸收效果好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含补骨脂酚的脂质体,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补骨脂酚3-8份、卵磷脂3-8份、胆甾醇0.5-1.5份、辛酸/癸酸甘油三酯5-15份、1,3-丙二醇15-30份、乙酰化透明质酸钠1-3份和水50-65份。
前述的一种含补骨脂酚的脂质体中,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补骨脂酚5份、卵磷脂5份、胆甾醇1份、辛酸/癸酸甘油三酯10份、1,3-丙二醇20份、乙酰化透明质酸钠2份和水57份。
前述的一种含补骨脂酚的脂质体中,所述卵磷脂中磷脂酰胆碱的含量在70%以上。
上述的含补骨脂酚的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称取补骨脂酚、卵磷脂和胆甾醇加入到辛酸/癸酸甘油三酯和1,3-丙二醇中,于60-80℃下搅拌融解,得油相;
步骤二、称取乙酰化透明质酸钠,加入水中,于60-80℃下搅拌溶解,得水相;
步骤三、将有油相加入水相中,搅拌20-40min,得到初步混合液,将初步混合液通过高压均质机在500-1500bar下均质循环3-8次,得含补骨脂酚的脂质体。
前述的制备方法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称取补骨脂酚、卵磷脂和胆甾醇加入到辛酸/癸酸甘油三酯和1,3-丙二醇中,于70℃下搅拌融解,得油相;
步骤二、称取乙酰化透明质酸钠,加入水中,于70℃下搅拌溶解,得水相;
步骤三、将油相加入水相中,搅拌30min,得到初步混合液,将初步混合液用高压均质机在1000bar的条件下均质循环5次,得含补骨脂酚的脂质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1,3-丙二醇代替乙醇与卵磷脂和胆甾醇形成脂质体,产品中不含乙醇,1,3-丙二醇性能温和,减少对皮肤的刺激,适合敏感性皮肤。改善脂质体稳定性欠佳的问题,使其更易于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宜格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宜格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42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