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鼠李素-3-O-α-鼠李糖苷的药物用途及抗炎药物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681303.4 申请日: 2021-06-19
公开(公告)号: CN113413391A 公开(公告)日: 2021-09-21
发明(设计)人: 杨官娥;任凯达;周江韬;侯静;陈婕 申请(专利权)人: 山西医科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1/7048 分类号: A61K31/7048;A61P29/00;C07H17/07;C07H1/00;A61K9/00
代理公司: 太原倍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11 代理人: 张宏
地址: 030001 *** 国省代码: 山西;1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鼠李素 糖苷 药物 用途 抗炎药
【说明书】:

发明通过探讨ARR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的影响,并研究其潜在机制。通过CCK‑8测定法检测了细胞毒性。进行了Griess、ELISA,RT‑qPCR、蛋白质印迹、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实验,以阐明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细胞毒性测试结果表明,最高200μg/mL的ARR对RAW264.7细胞的存活率没有明显影响。Griess、ELISA和RT‑qPCR结果表明,ARR显著减轻了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炎症反应的产生。进一步的免疫印迹实验表明,ARR抑制了NF‑κB通路并激活了Nrf2通路,这与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实验的结果相吻合。ARR通过下调NF‑κB和激活Nrf2介导的炎症反应共同发挥抗炎作用。因此,ARR可作为一种有潜力的广谱抗炎候选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炎药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鼠李素-3-O-α-鼠李糖苷的药物用途。

背景技术

炎症是人体对各种损害因素的防御反应,通常调节炎症反应在应对病原体和减轻受损组织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异常的炎症反应会促进多种严重疾病的发生,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肝炎、阿尔茨海默氏病、炎症性肠病和癌症等。因此,有效控制炎症反应对于预防和治疗包括癌症在内的许多疾病至关重要。炎性疾病是多种复杂且难以治愈的疾病,建立炎性模型对于筛选炎性药物和治愈性疾病具有深远的意义。众所周知,LPS诱导的炎症反应模型已广泛用于炎症研究。

核转录因子κB(NF-κB)作为一种多方向的功能性调节剂,是抗炎药的核心。此外,预防慢性炎症介导的疾病的主要方法是调节促炎细胞因子,促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或分泌导致NF-κB活化,进而激活控制转录因子的表达,这些转录因子控制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包括白介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环氧化酶2(COX-2)。 NF-κB的激活在许多严重疾病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因子6(TRAF6)是NF-κB的关键调节剂,是炎症调节的关键步骤,NLRC3对促炎信号转导,TRAF6的泛素化和NF-κB p65的核易位具有抑制作用。此外,NLRC3可以抑制由NF-κB控制的主要炎症途径,该途径直接与分子TRAF6相互作用并形成一种新的蛋白质复合物,称为“ TRAFasome”。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是关键且重要的转录因子,它控制着许多抗氧化酶,包括血红素加氧酶-1(HO-1),NAD(P)H醌脱氢酶1(NQO1)。 HO-1在抗氧化和抑制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文献报道,Nrf2及其靶基因作为炎症调节系统可抑制许多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可拮抗NF-κB的活化。

北桑寄生是一种半寄生植物,以栎属和桦木属的树枝作为寄主,具有许多生物学特性,包括抗微生物、抗肿瘤、抗氧化等。北桑寄生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可溶部分在体外显示出抗肿瘤活性。鼠李素-3-O-α-鼠李糖苷(ARR,图1A)是一种酚性黄酮类化合物,是北桑寄生的主要活性成分,关于ARR药理活性的报道很少。关于ARR的抗炎分子机制的研究未见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鼠李素-3-O-α-鼠李糖苷的药物用途,以及由此用途获得的抗炎药物。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鼠李素-3-O-α-鼠李糖苷在制备广谱抗炎药中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鼠李素-3-O-α-鼠李糖苷在通过下调NF-κB和激活Nrf2介导的炎症反应共同发挥抗炎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抗炎药物,包括作为活性组分的鼠李素-3-O-α-鼠李糖苷。

进一步地,为了获得适合于医疗的剂型,所述的抗炎药物还包括医学上可接受的辅料,上述剂型可以是注射剂、片剂、颗粒剂等。由于鼠李素-3-O-α-鼠李糖苷是水溶性化合物,因此,可以将鼠李素-3-O-α-鼠李糖苷直接用做注射剂或将其溶于水或盐水后制成为注射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医科大学,未经山西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13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