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前侧围外板拉延工艺面造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9322.3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9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向小汉;关意鹏;龚荣;邱伟华;杨艳玲;蔡英;刘方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1D22/20 | 分类号: | B21D22/20;B21D37/1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梁春芬 |
地址: | 545006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前侧围外板 拉延 工艺 造型 方法 | ||
1.汽车前侧围外板拉延工艺面造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汽车前侧围外板拉延件的水平中线上侧的门洞周缘凹陷区域及左下转角处凹陷区域的凹模与凸模(或压边圈)的间隙放大,即以凸模(或压边圈)为基准,把凹模与凸模(或压边圈)的间隙放大0.3mm,即间隙等于料厚度t加上0.3mm;
(2)对拉延凹模进行挠度补偿,补偿特征线C线一周补偿值为0,模具中心C0处补偿值为0.3 mm,从补偿特征线C线到模具中心C0处补偿值从0mm逐渐增加到0.3mm,补偿特征线C线是在模具中心C0外侧并沿着外分模线附近形成的一条连续封闭的线条;
(3)对汽车前侧围外板拉延件局部A级面区域进行强压:A级面区域包括汽车前侧围外板的A 柱表面、右侧边A级面上端表面、右侧边A级面下端表面、左侧模具中心线下侧的凹槽外围表面;强压值为0.08mm,在上述A级面区域处凹模与凸模的间隙减少,即以凸模为基准,凸模位置不变,凹模与凸模的间隙等于料厚度t减去0.08mm;
(4)对汽车前侧围外板拉延件A柱的外侧区域表面进行强压0.08mm,该区域处凹模与凸模的间隙减少,即以凸模为基准,凸模位置不变,凹模与凸模的间隙等于料厚度t减去0.08mm;
(5)在汽车前侧围外板拉延坯料靠中部的门洞处及左侧靠下端位置的轮罩处开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侧围外板拉延工艺面造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C线是由沿着外分模线边缘的多段圆弧曲线和多段直线连接形成的光滑平顺的线条,C线最左及最右端分别与模具水平中心线相交于C3、C1两点,C线最上及最下端分别与模具竖直中心线相交于C2、C4两点,交点C1、C2、C3、C4均在模具的外分模线边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侧围外板拉延工艺面造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在A 柱表面上端及下端靠内侧区域为强压过渡区,右侧边A级面上端表面强压区域的下侧也为强压过渡区,强压过渡区的强压值从0到0.08mm逐渐变化。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侧围外板拉延工艺面造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处强压过渡区是面积为40mm*50mm长方形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932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