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城市浅层地质勘测用地理构造智能成像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6501.1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5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涂建雄;魏大红;黄唯;秦占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格兰博地质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G06N3/1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宋敏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城市 地质 勘测 用地 构造 智能 成像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城市浅层地质勘测用地理构造智能成像系统,属于地质勘测技术领域,通过设置4G网络、状态检测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在使用时,随即数据处理完毕后将各项数据与GPS定位的多个检波器位置进行相互对应,同步的通过数据标准化框格进行处理,使其规范化后以指定格式通过数据显示单元进行显示即可,随即数据显示单元通过分窗模块、模型数据网格化模块、主动频散谱计算模块和fk滤波模块对各项数据进行处理,使其显示出的数据更为直观,且配合检测过程中手机端可直接进行数据查阅,与4G网络配合能够在实地进行变化调控,在后续的数据处理和显示过程中能够保持对数据的多项进一步的处理,使其数据显示更为方便进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质勘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城市浅层地质勘测用地理构造智能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地质工程领域是以自然科学和地球科学为理论基础,以地质调查、矿产资源的普查与勘探、重大工程的地质结构与地质背景涉及的工程问题为主要对象,以地质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技术、数学地质方法、遥感技术、测试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为手段,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先导性工程领域。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大地质问题、所需各类矿产资源、水资源与环境问题等是社会稳定持续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地质工程领域正是为此目的而进行科学研究、工程实施和人才培养。地质工程领域服务范围广泛,技术手段多样化,从空中、地面、地下、陆地到海洋,各种方法技术相互配合,交叉渗透,已形成科学合理的、立体交叉的现代化综合技术和方法,其中在城市的建设中,地下空洞的存在使其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目前大多采用检波器和雷达配合对城市浅层地质进行探测,然而目前的地质数据采集完毕后,其大多数据较为杂乱,若无预处理工序直接显示,其在各项地质数据成像后对出现成像杂乱读取困难的问题,同时目前并不具备一个支持多端控制和读取的成像系统,使其操作时局限性大,对不同情况下的适用性不便。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城市浅层地质勘测用地理构造智能成像系统,解决了目前的地质数据采集完毕后,其大多数据较为杂乱,若无预处理工序直接显示,其在各项地质数据成像后对出现成像杂乱读取困难的问题,同时目前并不具备一个支持多端控制和读取的成像系统,使其操作时局限性大,对不同情况下的适用性不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城市浅层地质勘测用地理构造智能成像系统,包括分布式多分量微震信号采集系统,所述分布式多分量微震信号采集系统的输出端与数据标准化框格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数据标准化框格的输出端与数据显示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数据显示单元的输入端与分窗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数据显示单元的输入端与数据编辑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数据显示单元的输入端与模型数据网格化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数据显示单元的输入端与fk滤波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数据显示单元的输入端分别与主动频散谱计算模块和被动频散谱计算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分布式多分量微震信号采集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数据接收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数据接收模块的输入端与数据传输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数据传输单元的输入端与状态检测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数据传输单元的输入端与GPS定位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数据传输单元的输入端与分布检测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数据转换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数据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主动频散谱计算模块采用相移法和Taup法两种方法对主动源数据进行频散谱计算,所述被动频散谱计算模块采用扩展空间自相关法对被动源数据进行频散谱进行计算,计算过程中将对数据分窗处理,最小窗口有“被动源窗口/s”的值确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fk滤波模块主要是依据视速度及频率的差异对波场信号进行分离的方法,在瑞雷面波预处理中引入,使用过程中只进行宽泛的滤波处理,以免破坏原有的频散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格兰博地质工程勘察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格兰博地质工程勘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65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