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缆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4359.7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17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悟;上原省吾 | 申请(专利权)人: | SMK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9/03 | 分类号: | H01R9/03;H01R4/18;H01R9/16;H01R9/22;H01R13/627;H01R43/18;H01R43/20;H01R4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丁文蕴;金成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连接器 及其 组装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电缆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该电缆连接器能够高效地组装、而且能够以稳定的状态压接电缆和触头且传输性能优异。该电缆连接器(1)中,绝缘体(5)具备:由侧面部相互接合的多个分割体(81、81)构成前部绝缘体(8);以及与前部绝缘体(8)的后方连接且连结分割体(81、81)的后部绝缘体(9),触头(4、4)以与电线(21、21)连接的连接部(43、43)从分割体(81)的后端面突出的状态埋设于分割体(81)并与其成为一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车载设备等电子设备与电缆的电缆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车载摄像机模块等电子设备与由多个电线构成的电缆的连接使用电缆连接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这种电缆连接器具备与各电线连接的触头和保持各触头的绝缘体,在将各电线的芯线压接于触头之后,将各触头压入于绝缘体,从而多个触头保持于绝缘体。
另外,在这种电缆连接器中,在触头沿纵横方向排列地配置于端面的情况下,难以同时按压多个触头,因此对每个触头压接各电线的芯线,压接后分别压入绝缘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0723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中,由于对每个触头压接电线的芯线,并将其插入到绝缘体,因此若触头数量增加则组装工时增加,存在作业效率恶化之类的问题。
另外,在这种现有的电缆连接器中,由于对每个触头压接电线,并将其压入到绝缘体,因此产生组装上的参差不齐,存在触头间、电缆压接部间的距离不稳定,使传输性能产生个体差异之类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这种以往的问题而提出的方案,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组装而且能够以稳定的状态压接电缆与触头,并且传输性能优异的电缆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用于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问题的方案1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电缆连接器具备:与由多个电线构成的电缆的各电线分别连接的多个触头;以及保持该多个触头的绝缘体,在上述电缆连接器中,上述绝缘体具备:由侧面部相互接合的多个分割体构成的前部绝缘体;以及与该前部绝缘体的后方连接且连结上述分割体的后部绝缘体,上述触头以与上述电线连接的连接部从上述分割体的后端面突出的状态埋设于上述分割体并与其成为一体。
方案2所述的发明的特征除了方案1的结构以外,上述连接部具备:从触头基部延伸出的基台部;以及支撑于该基台部的侧缘且前端侧压紧于上述基台部侧的压接片,插入在上述基台部与上述压接片之间的上述电线的芯线被上述压接片压接于上述基台部,上述压接片侧朝向上述分割体的接合面侧或者与该接合面相反侧的外侧面侧。
方案3所述的发明的特征除了方案1或2的结构以外,上述前部绝缘体具备贯穿于上述分割体间而形成的键槽部,上述后部绝缘体具备从前端面突出且与上述键槽部嵌合的连结键部,在该连结键部的侧面或者上述键槽部的内侧面的一方,具备从该侧面或者内侧面突出且与形成于上述键槽的内侧面或者上述连结键部的侧面的卡合凹部卡合的卡合凸部。
方案4所述的发明的特征除了方案1~3中任一项的结构以外,上述后部绝缘体具备:在外侧面开口且分别收纳上述连接部的连接部收纳部;以及隔开该连接部收纳部间的遮断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MK株式会社,未经SMK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43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负自旋极化和负各向异性两者的材料
- 下一篇: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