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指纹检测识别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3851.2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1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潘晓光;潘晓辉;张娜;宋晓晨;陈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三友和智慧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8B7/06 |
代理公司: | 深圳科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4 | 代理人: | 周晓菊 |
地址: | 030000 山西省太***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工智能 指纹 检测 识别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指纹检测识别系统,包括控制终端、中央控制器、云平台、交互模块、检测模块、执行模块、采集模块、比对模块和警示模块,所述控制终端用于控制进行人工智能交互、指纹检测以及指纹识别,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控制交互模块、检测模块、执行模块、采集模块、比对模块和警示模块的工作,所述云平台用于对人工智能的指纹检测识别系统的远程管理,所述交互模块用于实现人机交互功能;本发明能够在指纹检测识别系统使用时进行检测,当检测出非指纹数据时能够及时终止接下来的操作,可以防止指纹识别系统进行不必要的识别,可以在识别出不匹配指纹数据时进行警示,提高了指纹检测识别系统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指纹识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指纹检测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指纹识别是将识别对象的指纹进行分类比对从而进行判别,指纹识别技术作为生物体特征识别技术之一在新世纪逐渐成熟,进入了人类的生产生活领域,本方案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指纹检测识别系统。
现有的基于人工智能的指纹检测识别系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有待改善,现有的基于人工智能的指纹检测识别系统不具备检测功能,无法对被测物体进行检测,当被测物体不是指纹数据时,会进行不必要的识别,在识别出不匹配指纹数据时没有进行警示,指纹检测识别系统使用的安全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的基于人工智能的指纹识别系统不具备检测功能,无法对被测物体进行检测,当被测物体不是指纹数据时,会进行不必要的识别,在识别出不匹配指纹数据时没有进行警示,指纹检测识别系统使用的安全性不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指纹检测识别系统,包括控制终端、中央控制器、云平台、交互模块、检测模块、执行模块、采集模块、比对模块和警示模块;
所述控制终端用于控制进行人工智能交互、指纹检测以及指纹识别;
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控制交互模块、检测模块、执行模块、采集模块、比对模块和警示模块的工作;
所述云平台用于对人工智能的指纹检测识别系统的远程管理;
所述交互模块用于实现人机交互功能;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被测物体是否为指纹;
所述执行模块用于执行控制终端的相关命令;
所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指纹数据;
所述比对模块用于采集的指纹数据与数据库的指纹数据进行比对;
所述警示模块用于识别出不匹配指纹时进行警示。
优选的,所述采集模块包括扫描单元、图像压缩单元、提取单元和存储单元。
优选的,所述检测模块包括传感单元、用于获取图像数据的获取单元、用于检测指纹数据的检测单元、分析单元、预设比对单元。
优选的,所述检测模块具体处理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被测物体放到检测区域,当传感器没有感应到被测物体时,将被测物体放到传感器能够感应的位置,当传感器感应到被测物体时,执行下一步骤;
步骤二:获取单元获取被测物体的图像信息,将获取的图像信息进行放大转换;
步骤三:将获取图像信息进行指纹数据检测,当检测单元检测为指纹数据时,执行对指纹进行扫描的操作,当被测物体被检测出不是指纹数据时,将终止操作。
优选的,所述比对模块通过云平台与数据库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三友和智慧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三友和智慧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38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