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皮肤创伤修复活性同源二聚体多肽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2354.0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3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杨新旺;王滢;唐璟;傅阳;付喆;王颖蕾;李超;秦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7/06 | 分类号: | C07K7/06;C07K1/16;C07K1/20;A61K38/08;A61P17/02;A61K8/64;A61Q19/00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 代理人: | 姜开侠;姜开远 |
地址: | 650500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皮肤 创伤 修复 活性 同源 二聚体 多肽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皮肤创伤修复活性同源二聚体多肽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同源二聚体多肽是通过两个多肽OA‑GP11单体的半胱氨酸端通过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同源二聚体。其制备方法是将云南臭蛙皮肤分泌物冻干粉经凝胶柱层析,收集合并ABTS+抗氧化活性的组分。所述同源二聚体多肽的应用是在制备促皮肤创伤修复药物或护肤品中的应用。本发明同源二聚体多肽可以有效地促进小鼠角质细胞的迁移;并在小鼠全皮层创伤和小鼠烫伤创伤上表现出较好的促进皮肤组织修复的活性。本发明两栖动物来源的天然同源二聚体多肽可作为潜在促皮肤创伤修复药物的候选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皮肤创伤修复活性同源二聚体多肽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皮肤作为可以抵御外部环境影响的重要物理屏障,在手术、意外伤害、烧伤、微生物感染、皮肤病或新陈代谢功能障碍等因素会破坏该屏障,从而引起皮肤损伤。而伤口愈合是损伤后组织功能恢复和修复的重要过程,研究表明该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止血期、炎症期、增殖期和组织重塑期;任一阶段的停滞都会导致皮肤潜在功能出现障碍。市面上针对皮肤创伤修复的药物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不同方面的缺陷,如植物来源小分子化合物稳定性差、活性低,难以以稳定高效的活性促进创伤修复;表皮生长因子蛋白类储存条件苛刻、运输成本高等缺陷。因此,开发新的促皮肤创伤修复药物尤为重要也尤为必要。
两栖动物皮肤具有与呼吸、渗透调节和体温调节相关的多种功能;此外,两栖动物的皮肤分泌物富含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小肽,这些小肽在宿主抵抗病原体微生物的防御系统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它们是两栖动物皮肤先天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即可保护皮肤免受环境和病原体侵害,并发挥其他生物学作用。而研究表明,已鉴定出超过2000种来自两栖动物皮肤的肽,根据其功能分为:抗氧化剂肽、伤口愈合促进肽、免疫调节肽、抗菌肽、抗病毒肽、抗肿瘤肽和其他肽。在高海拔且生活环境复杂环境下的云南臭蛙,其独特的生理生存条件被认为是应对病原微生物及复杂环境带来的皮肤破损的伤口愈合促进肽的主要来源之一。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从云南臭蛙皮肤分泌物中分离得到的具有同源二聚体特殊结构的新型多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皮肤创伤修复活性同源二聚体多肽,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所述同源二聚体多肽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提供同源二聚体多肽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促皮肤创伤修复活性同源二聚体多肽,是通过两个多肽OA-GP11单体的半胱氨酸端通过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同源二聚体,分子量为2179.95 Da,所述多肽OA-GP11单体的氨基酸序列为GPLSGINAECM,如SEQ ID NO.1所示。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同源二聚体多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云南臭蛙皮肤分泌物冻干粉用水溶解得样品a;
2)将步骤1所得样品a采用以 PH为7.5-8的含NaCl的Tris-HCl缓冲液平衡好的凝胶柱进行层析,以所述缓冲液为洗脱液进行洗脱,流速为0.05-0.15ml/min,测定洗脱液的OD280,合并具有ABTS+抗氧化活性的得样品b;
3)所述样品b经高压液相色谱分离,收集合并具有ABTS+抗氧化活性的组分并冻干得目标多肽二聚体。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同源二聚体多肽的应用为在制备促皮肤创伤修复药物或护肤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首次从云南臭蛙的皮肤分泌物中分离鉴定出一条具有同源二聚体特殊结构的新型多肽OA-GP11 dimer,其氨基酸序列为GPLSGINAEC(M)-(M)CEANIGSLPG;其可以有效地促进小鼠角质细胞的迁移;并在小鼠全皮层创伤和小鼠烫伤创伤上表现出较好的促进皮肤组织修复的活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医科大学,未经昆明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23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