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钢片碎片自动检测吸附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68986.X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00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谢辉;燕飞东;韩志伟;袭建凯;严子红;胡鹏飞;蒋娜;朱昂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34 | 分类号: | B07C5/34;B07C5/36;B07C5/38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苗峻 |
地址: | 25002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钢片 碎片 自动检测 吸附 装置 | ||
1.一种硅钢片碎片自动检测吸附的装置,包括:成品硅钢片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品硅钢片传送机构的上方依次设置有初检相机(2)、吸附捕捉装置(3)和废料盒(4),所述的初检相机(2)和吸附捕捉装置(3)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的吸附捕捉装置(3)包括:电磁铁轴(14),所述的电磁铁轴(14)为四段连接的分段组合结构,所述的成品硅钢片传送机构包括:底板(6),所述的底板(6)为刚性框架,初检相机(2)包括:线阵相机和条形光源;电机旋转轴(13)与电磁铁轴(14)平行设置,所述的电机旋转轴(13)和电磁铁轴(14)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同步轮(15),相同一侧的两个同步轮(15)上安装有同步带(16),电机旋转轴(13)的两端通过旋转轴承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架上,第二支架固定安装在底板(6)的边框位置;电磁铁轴(14)的两端安装有旋转轴承,旋转轴承固定安装在连接杆(17)的一端,连接杆(17)的另一端与电机旋转轴(13)旋转连接,电机旋转轴(13)的一端与电机(12)连接,电机(12)通过电机支架(18)支撑固定,废料盒(4)的长度与底板(6)的宽度相同,废料盒(4)与电机旋转轴(13)平行设置,废料盒(4)的两端固定安装在第三支架上,第三支架固定安装在底板(6)的边框位置;
所述硅钢片碎片自动检测吸附的装置实现自动检测吸附的步骤如下:
控制系统控制初检装置工作,通过视觉方式进行硅钢片碎片检测,如果成品硅钢片上面没有粘附硅钢片碎片,成品硅钢片检测程序结束;如果成品硅钢片上面粘附有硅钢片碎片,控制系统控制吸附捕捉装置对硅钢片碎片进行吸附捕捉;
在初检程序之前,控制系统控制静电消除装置的消磁器通电工作,消除成品硅钢片和硅钢片碎片之间的粘附静电;在吸附捕捉程序之后,控制系统控制复检装置工作,再次通过视觉方式进行硅钢片碎片检测:如果成品硅钢片上面没有粘附硅钢片碎片,成品硅钢片检测程序结束;如果成品硅钢片上面粘附有硅钢片碎片,控制系统发出报警并停机,人工清除硅钢片碎片,成品硅钢片检测程序结束;
初检装置包括初检用线阵相机和条形光源,复检装置包括复检用线阵相机和条形光源,吸附捕捉装置为电磁铁;在硅钢片碎片自动检测吸附的过程中,定时或者当吸附捕捉装置所吸附的硅钢片碎片达到一定数量时,控制系统控制停机,电磁铁断电释放吸附捕捉的硅钢片碎片,将吸附捕捉装置上所吸附的硅钢片碎片集中清理到废料盒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钢片碎片自动检测吸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底板(6)的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设置传送带(9),在传送带(9)的上表面设置压轮(8),压轮(8)固定在压辊(7)的中间位置,压辊(7)的长度与底板(6)的宽度相同,压辊(7)的两端通过螺栓和第一支架固定安装在底板(6)的边框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钢片碎片自动检测吸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系统为计算机或者嵌入式主机,控制系统内置WIFI模块,控制系统连接有报警装置和显示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钢片碎片自动检测吸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静电消除装置(1)和复检相机(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硅钢片碎片自动检测吸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电消除装置(1)包括:静电消除器基体(19),所述的静电消除器基体(19)为长条立体结构,静电消除器基体(19)的长度与底板(6)的宽度相同,静电消除器基体(19)的腔内设置有风扇型静电消除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硅钢片碎片自动检测吸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静电消除器基体(19)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基体端盖(22),所述的基体端盖(22)中设置内螺纹,在底板(6)的边框位置固定设置第四支架(20),所述的第四支架(20)的上端部设置供紧固旋钮(21)穿过的开孔,紧固旋钮(21)设置有外螺纹,紧固旋钮(21)穿过开孔后与基体端盖(22)中的内螺纹旋转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898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