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胃癌前状态类器官模型的建立方法及专用培养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67659.2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346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丁霞;李园;李萍;苏泽琦;林洁;刘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5/09 | 分类号: | C12N5/09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刘鑫鑫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胃癌 状态 器官 模型 建立 方法 专用 培养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胃癌前状态类器官模型的建立方法及专用培养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构建胃癌前状态类器官模型的培养基,包括胃类器官完全培养基和1‑甲基‑3‑硝基‑1‑亚硝基胍;1‑甲基‑3‑硝基‑1‑亚硝基胍的浓度为25~200μM,优选25~50μM,更优选50μM。本发明提供的胃癌前状态类器官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使用用于构建胃癌前状态类器官模型的培养基对胃黏膜腺体进行培养的步骤。本发明能够有效模拟并支持连续动态观察正常胃类器官向胃癌前状态恶性转化过程中形态结构和基因特征的变化情况;相较于既往胃癌前状态的动物模型研究,极大降低了研究成本、研究周期,并且弥补了体外类器官模型的这一空白;胃黏膜腺体获得量高、状态佳、可稳定传代和长期培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类器官模型的建立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胃癌前状态类器官模型的建立方法及专用培养基,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胃癌是世界第五大常见癌症,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主要原因,五年生存率不到30%;2020年我国胃癌新发病例47.85万(约占全球的43.94%);死亡病例37.38万(约占全球的48.62%),疾病负担十分严重。根据Correa级联发展模式,临床80%以上的胃癌的发生经历了“正常胃黏膜→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胃癌”的多步骤演变,但是临床目前仍缺乏有效阻断和(或)逆转这一级联过程的有效策略。在胃肠道发育过程中,胃、小肠和结肠由一根由内胚层细胞组成的原始肠道管分化而来,前肠发育成食道、胃和近端肠,而中肠和后肠发育为小肠和结肠。肠上皮化生是指正常的胃黏膜上皮被肠型上皮所取代,即胃黏膜中出现类似小肠或大肠黏膜的上皮细胞,是重要的胃癌前状态。
胃癌病因涉及宿主及环境的复杂因素,其中饮食致癌物(主要是硝酸盐/亚硝酸盐类)摄入过多可增加患癌风险,开发近生理的胃癌前状态研究模型对于筛选有效的早期预防和干预策略,降低胃癌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虽然既往已有研究应用正常胃黏膜组织或胃癌肿瘤组织成功培养出了胃类器官及胃癌类器官,但是目前缺乏关于胃癌前状态类器官培养方法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胃癌前状态类器官模型的建立方法及专用培养基,通过模拟临床饮食中的硝酸盐和(或)亚硝酸盐类过度摄入在体内诱导正常胃黏膜恶性转化的过程,提供一种胃癌前状态类器官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其专用培养基。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构建胃癌前状态类器官模型的培养基。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构建胃癌前状态(肠上皮化生)类器官模型的培养基,包括胃类器官完全培养基和1-甲基-3-硝基-1-亚硝基胍(1-Methyl-3-nitro-1-nitrosoguanidine,MNNG);
所述1-甲基-3-硝基-1-亚硝基胍在所述用于构建胃癌前状态类器官模型的培养基中的浓度可为25~200μM,优选25~50μM,更优选50μM。
上述的用于构建胃癌前状态类器官模型的培养基中,所述胃类器官完全培养基可为含有生长因子和细胞外基质的适于胃类器官生长的培养基;具体地,以质量浓度计,所述胃类器官完全培养基可由下述组分组成:
50ng/mL表皮生长因子(EGF);
100ng/mL人头蛋白(Noggin);
500ng/mL R-脊椎蛋白(R-Spondin);
10nM胃泌素(Gastrin);
1μM N-乙酰基-L-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
100ng/mL重组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FGF10);
100ng/mL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成员3A(Wnt3A);
10μM 4-(2-羟乙基)-1-哌嗪乙磺酸(HEPE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未经北京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76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