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银杏叶滴丸的质量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66426.0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3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兵;金成庆;王青青;盛雪萍;王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邦德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高燕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银杏叶 质量 控制 方法 | ||
1.一种银杏叶滴丸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检测银杏叶滴丸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抑制率,对银杏叶滴丸进行质量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杏叶滴丸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银杏叶滴丸的主要活性成分为银杏叶提取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杏叶滴丸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共聚焦荧光探针TPE-SDKP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进行检测;
所述的共聚焦荧光探针TPE-SDKP的结构如式(I)所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银杏叶滴丸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设置空白组、对照组、给药空白组、给药实验组;
根据设置,在酶标仪孔板中分别加入相应的试剂,之后将酶标仪孔板检测体系于离心机中离心;
空白组在酶标仪孔板中依次加入TPE-SDKP的溶液、二甲亚砜(DMSO)、缓冲溶液;
对照组在酶标仪孔板中依次加入TPE-SDKP的溶液、二甲亚砜(DMSO)、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溶液;
给药空白组在酶标仪孔板中依次加入TPE-SDKP的溶液、银杏叶滴丸样品溶液、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溶液;
给药实验组在酶标仪孔板中依次加入TPE-SDKP溶液、银杏叶滴丸样品溶液、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溶液,
(2)将离心后的酶标仪孔板检测体系于37℃恒温孵育,孵育后向酶标仪孔板检测体系中加入ZnCl2工作液,继续于37℃恒温孵育;
(3)孵育完成后在酶标仪中测定荧光强度,根据荧光强度计算银杏叶滴丸样品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抑制率,对银杏叶滴丸进行质量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银杏叶滴丸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TPE-SDKP的溶液为500μM/mL的TPE-SDKP水溶液与50mM/mL的Tris-HCl(pH=7.5)的混合液,二者的体积比为1:7;
所述的缓冲溶液为50mM/mL的Tris-HCl(pH=7.5)缓冲液;
所述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溶液的浓度为100-150mu/mL。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银杏叶滴丸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各组中三种溶液的体积比为5-10:1:1。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银杏叶滴丸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通过式(II)计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抑制率:
其中,I给药对照组为给药实验组的荧光强度;I给药空白组为给药空白组的荧光强度;I对照组为对照组的荧光强度;I空白组为空白组的荧光强度。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银杏叶滴丸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酶标仪的参数设置为:激发波长为320nm;发射波长为470nm;激发带宽为20nm;发射带宽为20nm;梯度为50手动;闪光频率为400Hz。
9.一种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检测中药制剂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抑制率,对中药制剂进行质量控制;
所述中药制剂的主要活性成分为银杏叶提取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邦德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万邦德制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642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