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内棘轮机构的单轨吊双向防溜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65943.6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97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卢昊;朱真才;蒋辉;彭玉兴;周公博;曹国华;沈刚;王大刚;江帆;汤裕;李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6C7/04 | 分类号: | B66C7/04;B66C9/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陆志斌 |
地址: | 2211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棘轮 机构 单轨 双向 防溜车 装置 | ||
1.一种基于内棘轮机构的单轨吊双向防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跟车稳定机构、轨道以及前后两套旋向相反的卡紧机构;所述跟车稳定机构包括保护壳(14),所述保护壳(14)的壳体内设有能够滑动的中车(7)以及用于控制中车(7)滑动的液压缸(13),所述保护壳(14)的前后两端还分别通过连接杆(12)固定有前车(1)和后车(9);
所述卡紧机构包括左右两组与轨道适配的棘轮装置,所述棘轮装置包括固定杆(5),所述固定杆(5)靠近轨道一侧的两端分别固定有若干拨盘(20),所述拨盘(20)周向设有若干能够弹出的棘爪(21),所述拨盘(20)周向上还设有能够转动的内棘轮(4),所述内棘轮(4)贴合拨盘(20)的内壁上开有若干与棘爪(21)适配的卡槽,棘爪(21)与卡槽配合能够限制内棘轮(4)单向转动,前后两套卡紧机构上的内棘轮(4)旋向相反;
前方的卡紧机构设在前车(1)和中车(7)之间并且该卡紧机构上固定杆(5)的两端分别通过前摇臂(2)与前车(1)、中车(7)铰接,后方的卡紧机构设在后车(9)与中车(7)之间并且该卡紧机构上固定杆(5)的两端分别通过后摇臂(8)与后车(9)、中车(7)铰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内棘轮机构的单轨吊双向防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盘(20)内设有爪仓(23)并且在其环向周边上开有若干连通爪仓(23)的槽口,所述爪仓(23)内销接有若干分别与槽口对应且能够伸出的棘爪(21),所述棘爪(21)与拨盘(20)之间还设有复位弹簧(2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内棘轮机构的单轨吊双向防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选用工字钢(6),所述工字钢(6)上翼板的左右两侧下表面设有轨道板(15),所述内棘轮(4)的环向周边设有与轨道板(15)啮合的外啮合齿圈(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内棘轮机构的单轨吊双向防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套卡紧机构中处于同一列的内棘轮(4)上的外啮合齿圈(3)对应平行设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内棘轮机构的单轨吊双向防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轨道板(15)的宽度大于卡紧机构单侧内棘轮(4)的轴向最大距离,两套卡紧机构与轨道错开啮合时与工字钢(6)的中间腹板保持一定距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内棘轮机构的单轨吊双向防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5)通过拨盘固定杆(19)固定拨盘(20),拨盘(20)固定在拨盘固定杆(19)外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内棘轮机构的单轨吊双向防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单套卡紧机构设有八个拨盘(20),每个固定杆(5)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拨盘(20),每个拨盘(20)上设一个对应的内棘轮(4)。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内棘轮机构的单轨吊双向防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14)内设有供液压缸(13)前后滑动的滑槽(16)。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内棘轮机构的单轨吊双向防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2)由若干节螺纹连接在一起且能够自锁长度的螺纹杆组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内棘轮机构的单轨吊双向防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2)分别与前车(1)、保护壳(14)、后车(9)通过固定板(11)连接,所述前车(1)、后车(9)的外侧设有用于连接单轨吊的固定螺栓(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594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