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成分的呈味特征的表征方法及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62000.8 | 申请日: | 202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0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杨乾栩;张伟;张凤梅;者为;凌军;颜克亮;朱保昆;雷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C10/00 | 分类号: | G16C10/00;G16C20/20;G16B1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 代理人: | 陈有业;任永利 |
地址: | 65023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成分 特征 表征 方法 用途 | ||
1.一种混合成分的呈味特征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采用分子对接方法,对混合成分中每个单体与T1R2-T1R3进行分子对接,提取对接结果参数;根据含有对接结果参数的呈味判别模型,计算每个单体成分的苦、甜、酸的呈味概率和呈味值;然后采用综合赋权法,计算混合成分的整体的苦、甜、酸的呈味概率,即得到混合成分的呈味特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为:
①单体成分分子对接:将混合成分中每个单体成分与T1R2-T1R3进行分子对接,提取对接结果参数;
②单体成分味觉概率判定:基于含有对接结果参数的呈味判别模型,计算每个单体成分的苦、甜、酸的呈味概率;
③单体成分呈味值计算:根据混合成分中每个单体成分的含量,计算每个单体成分的苦、甜、酸的呈味值;
④混合成分呈味特征计算:采用综合赋权法,计算混合成分的整体的苦、甜、酸的呈味概率,即得到混合成分的呈味特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①提取的对接结果参数为:
BE为结合能量,等于分子间能量和扭转自由能之和;
KI为结合指数;
ImE为分子间能量;
IE为分子内能量;
TE为扭转能量;
UEE为未结合系统能量;
RR为当前结构相对于参比构象的均方差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②每个单体成分的苦、甜、酸的呈味概率,采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其中,P(x|k)为多元正态密度方程,公式如下:
x为某种单体成分的对接结果参数值,k为呈味组,分别为苦味组、甜味组、酸味组;m为对接结果参数的个数,这里m=7;
∑k为第k组的协方差,μk为第k组的均值,|∑k|为∑k的行列式值,是∑k的逆矩阵;(x-μk)T为转置矩阵;苦味、甜味、酸味的不同组的协方差∑和均值μ的取值如下:
P(k)为呈味k的先验概率,取值如下:P(k=苦味)=38.46%、P(k=甜味)=32.31%、P(k=酸味)=29.23%、
P(x)为正态常数,公式如下:P(x)=∑P(x|k)P(k)。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③每个单体成分的苦、甜、酸的呈味值的计算如下:
混合成分中某个单体呈味值=混合成分中某个单体含量×混合成分中某个单体呈味概率。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④的混合成分的呈味特征的计算如下:
混合成分整体的苦、甜、酸的呈味概率=混合成分呈味值的总和/混合成分含量的总和。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用于表征卷烟烟气的呈味特征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200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