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发酵液中提取肌苷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7320.4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9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任洪发;陈华强;黄励坚;何建华;徐达;时英爽;王帅;赵福东;杨东伟;徐洪影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东星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H19/167 | 分类号: | C07H19/167;C07H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杨利娟 |
地址: | 151199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酵 提取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食品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发酵液中提取肌苷的方法。其步骤为:A、将肌苷发酵液调节pH值为12~13,加热分离除去菌体,得到滤液,加热温度为65~90℃;B、将步骤A的滤液连续加入到机械蒸汽再压缩蒸发结晶系统中,蒸发结晶,连续排出蒸发结晶液到分离机中,连续卸料,得到肌苷粗品滤饼;C、将步骤B的肌苷粗品精制,得到肌苷产品。所述步骤C中的精制包括溶解、脱色、过滤、结晶和分离过程。与离子交换树脂法和间歇冷却结晶法相比,本发明具有提高收率、节省能耗、缩短周期、减少杂质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发酵液中提取肌苷的方法。
背景技术
肌苷(Inosine),也称为次黄嘌呤核苷,化学式C10H12N4O5,化学名称为9-β-D-呋喃核糖次黄嘌呤。肌苷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在水中略溶,在乙醇中不溶,在盐酸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中易溶。
肌苷在医药和食品添加剂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在医药领域中,用作辅酶类药物,对细胞膜具有较好的通透性,可以进入细胞,参与转化为核苷酸,参与机体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脏和肝脏等器官的细胞损伤,有助于肝功能恢复正常,并能预防及解除部分药物引起的对心脏或肝脏的副作用,是治疗冠心病、肝炎、白血球减少症等的有效药物。在食品添加剂领域中,用作生产核苷酸的主要原料。用肌苷为原料生产的肌苷酸具有增加鲜味的作用,可添加到酱油、调味包等产品中,广泛应用于饮食、食品加工生产等行业。目前,肌苷市场需求旺盛,开发适合生产应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品质的生产工艺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发酵法是目前最常用的肌苷生产方法,具有生产效率高、生产条件温和、生产环境友好等优点,适宜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其中,从发酵液中分离提取肌苷是发酵法生产肌苷的重要步骤,直接影响肌苷产品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56897A和CN1063873A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提取分离肌苷。离子交换法耗水量非常大,含有大量COD的离子交换废水造成环保处理困难,并且大量的废水带走肌苷,收率难以得到保障,生产周期长。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74711A和CN1445012A采用絮凝剂沉淀,然后分离除菌,分离的菌体中含有大量的絮凝剂,影响了菌体进一步加工利用的价值。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74711A将除去菌体后的滤液进行浓缩,然后置0~10℃低温中进行结晶,结晶完全一般需24~35小时。这种间歇冷却结晶法生产周期长,结晶降温过程耗费大量的搅拌动力和冷媒能量,并且由于温度低、时间长,大量的有机杂质随着结晶沉淀出来,为了提高粗品质量,通常在分离过程中加入大量洗水,溶解杂质的同时,也会造成肌苷的损失,因此,低温结晶沉淀不利于后续的进一步提纯以及收率的稳定。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肌苷产量,增加肌苷晶体纯度的提取肌苷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从发酵液中提取肌苷的方法,其步骤为:A、将肌苷发酵液调节pH值为12~13,加热分离除去菌体,得到滤液,加热温度为65~90℃;B、将步骤A的滤液连续加入到机械蒸汽再压缩蒸发结晶系统中,蒸发结晶,连续排出蒸发结晶液到分离机中,连续卸料,得到肌苷粗品滤饼;C、将步骤B的肌苷粗品精制,得到肌苷产品。所述步骤C中的精制包括溶解、脱色、过滤、结晶和分离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东星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肇东星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73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