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悬置结构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7158.6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1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谷玉山;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5/12 | 分类号: | B60K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谭镇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置 结构 车辆 | ||
本发明涉及动力总成安装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悬置结构及车辆。悬置结构中的防护罩和用于与动力总成连接的第一壳体,防护罩和第一壳体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在防护罩和第一壳体之间依次布置有第一减振组件、第二减振组件、第三减振组件和第四减振组件;第二壳体用于与车身连接,第二壳体套设在连接组件的外侧,第二壳体的一端通过第一减振组件与连接组件连接,另一端与第三减振组件连接,第二减振组件和第四减振组件与连接组件连接;第一减振组件与防护罩、以及第二减振组件和第三减振组件形成第一对减振限位组,第三减振组件和第四减振组件、以及第四减振组件与第二壳体形成第二对减振限位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总成安装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悬置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被广泛的应用,且随着车辆市场日益成熟,动力总成不断升级换代,增压、缸内直喷发动机等高扭矩、高功率发动机的投入使用,同时伴随消费者对整车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对悬置结构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悬置结构是用于减少并控制发动机振动的传递,并起到支承作用的汽车动力总成件,保证车辆工作的可靠性。现有技术中的悬置结构具有可靠性差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悬置结构,以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的悬置结构具有可靠性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悬置结构,包括,
防护罩和用于与动力总成连接的第一壳体,所述防护罩和所述第一壳体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在所述防护罩和所述第一壳体之间依次布置有第一减振组件、第二减振组件、第三减振组件和第四减振组件;
第二壳体,用于与车身连接,所述第二壳体套设在所述连接组件的外侧,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减振组件与所述连接组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减振组件连接,所述第二减振组件和所述第四减振组件与所述连接组件连接;
所述第一减振组件与所述防护罩、以及所述第二减振组件和所述第三减振组件形成第一对减振限位组,所述第三减振组件和所述第四减振组件、以及所述第四减振组件与所述第二壳体形成第二对减振限位组,所述第一对减振限位组和所述第二对减振限位组均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位置以及振动传递。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减振组件的外圈端部形成有与所述防护罩对应的第一减振面,所述第一减振面与所述防护罩形成所述第一对减振限位组的其中之一;
所述第二减振组件远离所述防护罩的外壁形成有第二减振面,所述第二减振面与所述第三减振组件中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连接组件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第一对减振限位组的其中另一;
所述第三减振组件形成有第三减振面,所述第三减振面位于所述第二壳体远离所述防护罩的端部处,所述第三减振面与所述第四减振组件形成所述第二对减振限位组的其中之一;
所述第四减振组件的外圈端部形成有朝向所述防护罩的第四减振面,所述第四减振面位于所述第三减振面远离所述连接组件的一侧,所述第四减振面与所述第二壳体形成所述第二对减振限位组的其中另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减振面呈波浪形;和/或,
所述第二减振面呈波浪形;和/或,
所述第三减振面呈波浪形;和/或,
所述第四减振面呈波浪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减振面为橡胶材料面;和/或,
所述第二减振面为橡胶材料面;和/或,
所述第三减振面为橡胶材料面;和/或,
所述第四减振面为橡胶材料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71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灯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车辆和计算机介质
- 下一篇:自力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