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甲双胍在制备治疗眼部黑色素瘤的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6741.5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8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庄艾;范先群;柴佩韦;王少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1/155 | 分类号: | A61K31/155;A61P27/02;A61P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周琼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甲双胍 制备 治疗 眼部 黑色素瘤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发现二甲双胍可显著抑制眼部黑色素瘤细胞生长,且药物作用效果随着浓度升高而增加。本发明旨在为眼部黑色素瘤提供新的临床治疗药物,提高治疗有效性,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从而开拓了二甲双胍用于眼部黑色素瘤治疗的一个新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眼部黑色素瘤治疗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二甲双胍在制备治疗眼部黑色素瘤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眼部黑色素瘤包括葡萄膜黑色素瘤(Uveal melanoma,UM)和结膜黑色素瘤(Conjunctival melanoma,CM)。其中,UM是成人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约有50%的UM患者发生肝转移,肝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仅10.2个月。CM起病较为隐匿,早期常不影响视力,发现时常有扩散转移,预后差,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目前,眼部黑色素瘤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和放化疗,而其对常规放化疗均不敏感,治疗棘手。因此,探求眼部黑色素瘤新治疗药物,提高治疗有效性,降低患者死亡率和眼球摘除率,是亟待解决的临床难题。
二甲双胍不仅是一种非常好的糖尿病药物,也具有抗衰老作用,甚至有抗癌症的作用,可给某些癌症患者带来好处。日本冈山大学免疫学系的研究人员最近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论文,采用动物实验证明,二甲双胍通过增加肿瘤CD8+浸润淋巴细胞(TILs)数量,阻止CD8+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因为凋亡而减少,表现出抗癌效应。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希望能理解二甲双胍抗癌的作用机制,2014年,Whitehead研究所科学家通过研究葡萄糖与癌症发生发展之间的关联性,发现癌细胞在低葡萄糖环境中存活是因为线粒体信号通路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被抑制,AMPK是生物能量代谢调节的关键分子。AMPK可在各种代谢相关的器官中表达,能被机体各种刺激激活,包括细胞应激、运动和很多激素及能影响细胞代谢的物质。遗传学和药理学研究表明,AMPK是机体保持葡萄糖平衡所必需的。根据这一研究推测,兴奋AMPK信号通路的抗糖尿病药物如二甲双胍可能具有抗癌作用。但是没有关于二甲双胍与眼部黑色素瘤疾病之间的关系的报道。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二甲双胍在制备治疗眼部黑色素瘤的药物中的应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二甲双胍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治疗眼部黑色素瘤的药物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眼部黑色素瘤为葡萄膜黑色素瘤(Uveal melanoma,UM)和/或结膜黑色素瘤(Conjunctival melanoma,CM)。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二甲双胍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盐酸二甲双胍。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二甲双胍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用于抑制眼部黑色素瘤细胞迁移能力。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眼部黑色素瘤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为包含作为活性成分的二甲双胍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优选的,所述组合物为片剂、粉剂、注射剂、胶囊、混悬剂、糊剂、凝胶、涂布剂、药膜剂、缓释剂或微球。
本发明另外还提供另一技术方案,二甲双胍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包含二甲双胍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活性成分的组合物在制备抑制眼部黑色素瘤细胞迁移能力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中,二甲双胍结构式为分子式为C4H11N5,优选的所述二甲双胍盐为盐酸二甲双胍,其结构式为
本发明中,“药学上可接受的”是指当分子本体和组合物适当地给予动物或人时,它们不会产生不利的、过敏的或其它不良反应。
本发明中,除非特别说明,药物剂型并无特别限定,可以被制成片剂、粉剂、注射剂、胶囊、混悬剂、糊剂、凝胶、药膜剂、缓释剂或微球等剂型,可通过常规方法进行制备。药物剂型的选择应与给药方式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67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