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模态认知障碍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4421.6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8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盛锦华;王博丞;张巧;汪露雲;辛雨;杨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55 | 分类号: | A61B5/055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刘正君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深度 学习 多模态 认知 障碍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模态认知障碍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与大脑连接性矩阵的构建进行预处理;
S2进行多模态大脑表征数据计算与复杂脑网络度量;
S3构建多模态数据处理深度学习框架;
S4进行多类识别模型训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模态认知障碍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预处理依据华盛顿大学多模态脑分区方法,对人类大脑进行功能区域分割,将整体大脑细分为360个脑区域,具体操作包括:
S1.1获取结构态、功能态磁共振数据以及成像设备磁场分布信息;
S1.2根据获取信息将人类大脑注册到CIFTI空间,形成3.2万个坐标点;
S1.3采用J-HCPMMP方法,将该大脑注册到多模态脑分区,形成左右各180个子脑区;
S1.4采用不同脑分区方法,对各个脑区之间的功能性磁共振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形成N×N大小复杂脑网络邻接矩阵;
S1.5对复杂脑网络邻接矩阵进行阈值处理,去除噪声和干扰信息,由稠密大脑连接变为稀疏大脑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模态认知障碍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4采用三种脑分区方法,包括HCPMMP、DKT-Atlas和Desikan-Killiany脑分区,分别形成360、62和68个子脑区,对各个子脑区之间的功能性磁共振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形成360×360、62×62和68×68大小的复杂脑网络邻接矩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模态认知障碍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针对预处理后的大脑结构性和功能性磁共振数据,提取大脑皮层平均厚度和皮层平均曲率,作为结构性数据表征,数据大小为1×N;
S2.2计算功能性磁共振数据的相关性连接矩阵,作为功能性数据表征,数据大小为N×N;
S2.3计算全局性和区域性复杂脑网络度量指标,作为功能拓扑性数据表征,其中全局性复杂脑网络度量指标维度为1,区域性复杂脑网络度量指标大小为1×N。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模态认知障碍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3在加权脑网络中,计算7种全局性度量指标,包括复杂脑网络全局效率、最大化模块、最佳模块数量、同配性系数、小世界特性指数、特征路径长度以及平均聚集系数,以及7种区域性度量指标,包括复杂脑网络各节点度、强度、聚集系数、局部效率、介数中心性、特征向量中心性、页面排序中心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模态认知障碍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3在在二值化脑网络中,计算7种全局性度量指标,包括复杂脑网络全局效率、最大化模块、最佳模块数量、同配性系数、小世界特性指数、特征路径长度以及平均聚集系数,以及8种区域性度量指标,包括脑网络各节点度、聚集系数、局部效率、介数中心性、特征向量中心性、页面排序中心性、K核心中心性和流量系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模态认知障碍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构建多模态数据处理深度学习框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1整合GoogLeNet框架中的Inception结构,使其以堆叠形式,构建27层深度学习架构;
S3.2整合结构性和功能拓扑性表征数据,以一级级联方式构建超维特征向量;
S3.3以二级级联方式,再次整合功能连接性数据和结构性、功能拓扑性表征数据,作为多模态数据输入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模态认知障碍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进行多类识别模型训练具体包括:
S4.1采用SoftMax结构,将整合后的多模态数据作为SoftMax输入层;
S4.2采用梯度下降算法,迭代求解参数,直至多分类模型收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医院,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442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