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污泥和煤泥共水热碳化制备清洁燃料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3351.2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0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宝凤;杨晓阳;邓瑞;杨凤玲;路广军;程芳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L5/46 | 分类号: | C10L5/46;C10L5/04;C10B53/00;C10B57/06;C01F11/10 |
代理公司: | 太原申立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5 | 代理人: | 程园园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污泥 煤泥共水热 碳化 制备 清洁 燃料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污泥和煤泥清洁高效利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污泥和煤泥共水热碳化制备清洁燃料方法。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方法复杂、能耗高、品质低的问题,本发明以产量巨大的污泥和煤泥等固废为原料,通过水热碳化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水热碳,本发明获得的水热碳品质稳定,含硫量低,并且污泥中的病原微生物消杀、部分重金属溶出,并且将污泥和煤泥共水热碳化,实现两者的协同效应。本发明将低热值、高含水率的污泥、煤泥等固废转化为的清洁燃料,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污泥、煤泥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和煤泥清洁高效利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污泥和煤泥共水热碳化制备清洁燃料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国家住建部公报预计2020年将达到9000万吨。污泥成分复杂,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重金属和硫氮等元素,并且污泥的含水率高,脱水性能差,已经成为全球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我国的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还集中在常规的焚烧、填埋等。然而焚烧虽可以实现污泥的减量化,但在焚烧过程中产生的SO2、NOX会严重污染环境;污泥的填埋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并且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另外,由于我国煤炭开采量大,每年产生的煤泥可达2亿吨。其中,煤泥多为半流质含煤的固体物,是洗煤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产品,具有黏性大、脱水非常困难,热值低的特点,并且会污染周围土壤和地下水,对其周围环境影响极大。目前煤泥的主要利用方式是燃烧发电,然而由于煤泥的含水率高、热值低,会直接导致锅炉的热效率降低。
中国发明专利CN103723899A公开了一种基于厌氧消化和水热碳化的污泥综合处理方法,首先将污泥经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然后再经过水热碳化得到污泥水热碳。该方法过程复杂,所需设备较多,并且经过发酵污泥进行水热碳化后,由于含碳量降低,导致水泥水热碳的品质降低。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 108358421 A公开了一种污泥水分脱除同时制备固体燃料的方法,在污泥经过热调理后,加入增碳剂后进行脱水处理、热干燥处理,该方法并不能有效的提高污泥脱水效率,在热干燥处理时会造成大量的能耗。
综上,亟需发展一种简单、清洁、高效的污泥和煤泥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清洁、高效的污泥和煤泥共水热碳化制备清洁燃料的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污泥和煤泥共水热碳化制备清洁燃料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污泥和煤泥混合,在160~320℃下水热碳化反应0.5~4h;
步骤2,经过水热碳化反应后,所得的碳浆经过液固分离,即可得到污泥和煤泥水热碳化制备的清洁燃料。污泥中含有大量的硫氮元素,并且具有含水率大、灰分含量高等特点。直接将其用作燃烧,不仅会释放出大量的SOx、NOx等污染物,会影响锅炉热效率和运行的稳定性。本发明将污泥与煤泥进行协同水热碳化反应,经过水热反应后,固相产物中的硫逐步转化为硫酸盐硫、噻吩硫等形态,而氮逐步转化为铵态氮、吡啶、吡咯等形态,并且有相当一部分的硫氮转移到液相中,这使其固相产物在后续的利用过程更加环保、清洁;另外,经过水热反应后,污泥和煤泥中的挥发分降低,在燃烧过程中更加稳定;水份更容易脱除,降低了其后续干燥过程的能耗。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污泥为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或造纸、印染行业所产生的工业污泥,含水率为80~90%。污泥资源化利用的最大瓶颈是含水率过高,污泥的干化和脱水成为污泥利用的最大障碍。由于污泥中的水分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细胞内部水,简单的机械压滤等脱水方式无法脱除,导致污泥的含水率高达80~90%。水热碳化技术正是以水为反应介质,非常适合处理高含水的固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学,未经山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33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设备的通信控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目标对象的动作识别方法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