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定位的多线路智能公交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644066.4 | 申请日: | 2021-06-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64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 发明(设计)人: | 吴世迪;罗佳伟;韩毅;顾天鸿;于春天;林英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科技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8G1/123 | 分类号: | G08G1/123;G08G1/133 |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馨 |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北斗 卫星 定位 线路 智能 公交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定位的多线路智能公交系统,包括智能公交站牌、车载北斗卫星定位装置、信息处理中心以及终端设备;乘客通过终端设备向智能公交站牌发送出行信息;所述智能公交站牌将本站位置信息以及接收到的出行信息融合形成乘车需求信息,并发送至所述信息处理中心;所述信息处理中心生成乘车推荐信息,然后将所述乘车推荐信息通过智能公交照片回传至所述终端设备,所述乘车推荐信息包括车辆线路信息和上车提示信息;终端设备根据乘车推荐信息向乘客提供提示信息。本发明基于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查询目的地周边的公交线路及相关公交车辆位置,并根据乘客出行目的选择相应的公交线路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公交系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定位的多线路智能公交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公交站牌只能提供站点信息,不能提供更多的公交信息,不能对乘客进行分流,也达不到提高乘客公交出行的舒适度的目的,从而降低乘客选择公交出行的几率,间接使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更加严重,同时也给环境保护带来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提出的现有公交系统不具备智能推荐功能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定位的多线路智能公交系统。本发明能够帮助乘客选择公交车辆特别是对线路信息不熟及多条线路共站的情况,进而达到乘客分流提高公交出行舒适度、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的效果,从而有效降低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现象。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定位的多线路智能公交系统,包括智能公交站牌、车载北斗卫星定位装置、信息处理中心以及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智能公交站牌以及车载北斗卫星定位装置均与信息处理中心通信连接;
乘客通过终端设备向智能公交站牌发送出行信息;
所述智能公交站牌将本站位置信息以及接收到的出行信息融合形成乘车需求信息,并发送至所述信息处理中心;
所述信息处理中心接收各公交车上搭载的车载北斗卫星定位装置发送的车辆位置信息,并与所述乘车需求信息进行整合处理生成乘车推荐信息,然后将所述乘车推荐信息通过智能公交照片回传至所述终端设备,所述乘车推荐信息包括车辆线路信息和上车提示信息;
终端设备根据乘车推荐信息向乘客提供提示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公交系统还包括车载重力感应装置,所述车载重力感应装置用于获取车辆载重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信息处理中心接收各公交车上搭载的车载北斗卫星定位装置发送的车辆位置信息,并与所述乘车需求信息进行整合处理生成乘车推荐信息,包括:
根据出行信息筛选公交线路;
基于车辆位置信息定位相应线路车辆的位置并预测到达车站时间,并根据时间排序;
根据车载重力感应装置传回的车辆载重信息判断车辆满载率;
根据所述出行信息判断乘车等级,其中一级为紧急出行,二级为非紧急出行;
如果判断乘车等级为二级则推荐排序中最快到达且未超载的车辆。
如果判断乘车等级为一级则推荐满载率为1以下且等待时间在10分钟以下的车辆,如果没满足要求的车辆线路,则推荐等待时间在8分钟以内的满载最低的车辆。
进一步地,所述信息处理中心接收各公交车上搭载的车载北斗卫星定位装置发送的车辆位置信息,并与所述乘车需求信息进行整合处理生成乘车推荐信息,还包括:为乘客提供所有能够到达目的地的车辆信息供乘客自主选择。
进一步地,根据车载重力感应装置传回的车辆载重信息判断车辆满载率,包括:根据以下方式计算满载率信息:
满载率=(载重量/人体平均重量)/车辆座位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科技学院,未经大连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40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