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含花鲈干扰素IFNd及其受体的抗病毒组合物及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642260.9 申请日: 2021-06-09
公开(公告)号: CN113368218B 公开(公告)日: 2022-04-19
发明(设计)人: 邱丽华;闫路路;张雅晴;王鹏飞;赵超;范嗣刚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主分类号: A61K38/21 分类号: A61K38/21;A61K38/17;A61P31/12;A61P37/04;A61P31/20;A61P31/14
代理公司: 广州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代理人: 高东阳;马赟斋
地址: 510000 广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包含 干扰素 ifnd 及其 受体 抗病毒 组合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包含花鲈干扰素IFNd及其受体的抗病毒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抗病毒组合物,包含花鲈干扰素IFNd和花鲈I型干扰素受体,所述花鲈I型干扰素受体为CRFB1、CRFB2和CRFB5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应用为该包含花鲈干扰素IFNd及其受体的抗病毒组合物在制备水产动物抗病毒的药物中的应用;或为在制备增强水产动物抗病毒免疫力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抗病毒组合物可保护花鲈脑细胞活性,可降低攻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后花鲈头肾细胞中ISKNV病毒的拷贝数。对下游抗病毒基因Mx、viperin、ISG15、PKR诱导均有较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扰素及其受体的应用,具体涉及包含花鲈干扰素IFNd及其受体的抗病毒组合物及应用。

技术背景

花鲈(Lateorax maculatus)是我国重要海水经济鱼类,其养殖周期短、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年生产量超过16万吨,位居海水养殖鱼类第二位。随着集约化、高密度养殖模式推广,鱼类病毒性疾病严重影响花鲈养殖业的发展。

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一类具有抗病毒活性的II类α-螺旋细胞因子家族,通过诱导大量的IFN刺激因子(ISGs)在各种细胞反应过程中发挥多种作用,其中在机体抗病毒反应中尤为重要。机体在受到病毒感染后,产生I型干扰素,并通过诱导一组具有调节或抗病毒功能的ISGs来改变反应细胞,从而诱导细胞进入抗病毒状态。根据半胱氨酸数量和系统发育关系,I型IFNs被明确分为I组和II组,其中I组有2个半胱氨酸,II组4个半胱氨酸,并进一步分别分为a、d、e、h和b、c、f等亚组。大多数鱼类的I型IFN包含a、c和d三个亚群,最近发现的一种IFNh,仅见于鲈形目。干扰素需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干扰素受体结合,方能向下传递信号。在哺乳动物中,I型IFN介导的信号通路的启动依赖于I型IFN及其由IFNAR1和IFNAR2组成的异二聚体受体复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IFNAR1被认为是低亲和力的受体链,包含四个FNIII胞外区结构域和一个较短的胞质区结构域,而高亲和力受体链IFNAR2包含两个FNIII胞外区结构域和一个较长的胞内区结构。IFNAR1和IFNAR2都属于II类细胞因子受体家族,在鱼类中被比较免疫学家称为鱼类细胞因子受体家族B(CRFB)。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显示,斑马鱼和河豚中至少存在17个CRFB成员。在系统发育上,CRFB1和CRFB2可能是哺乳动物IFNAR2的同源基因,CRFB5可能是哺乳动物IFNAR1的同源基因。斑马鱼中两个I组IFN,分别为IFNa和IFNd,它们通过由CRFB1和CRFB5组成的受体复合物发出信号,而II组IFN,分类为IFNc,则通过由CRFB2和CRFB5组成的独特受体复合物发出信号。在花鲈中,I型IFN及其受体的互作方式和功能还不清楚。对花鲈I型干扰素免疫系统的研究有助于提高花鲈病毒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在于提供包含花鲈干扰素IFNd及其受体的抗病毒组合物。

具体地,包含花鲈干扰素IFNd及其受体的抗病毒组合物,包含花鲈干扰素IFNd和花鲈I型干扰素受体,所述花鲈I型干扰素受体为CRFB1、CRFB2和CRFB5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优选地,所述包含花鲈干扰素IFNd及其受体的抗病毒组合物包含花鲈干扰素IFNd、CRFB2和CRFB5。

更优选地,所述包含花鲈干扰素IFNd及其受体的抗病毒组合物包含花鲈干扰素IFNd、CRFB1和CRFB5。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包含花鲈干扰素IFNd及其受体的抗病毒组合物的应用,具体地,该包含花鲈干扰素IFNd及其受体的抗病毒组合物在制备水产动物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该包含花鲈干扰素IFNd及其受体的抗病毒组合物在制备增强水产动物抗病毒免疫力的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病毒为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nfectious spleen and Kidney NecrosisVirus,ISKNV)、神经坏死病毒(viral nervous necrosis,VNN)、蛙病毒(Rana gryliovirus,RGV)。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22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