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模型展示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633729.2 | 申请日: | 2021-06-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8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 发明(设计)人: | 徐开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A47F5/10 | 分类号: | A47F5/10;G06F3/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杨洲 |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人机交互 功能 模型 展示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模型展示装置,包括调节展示架及位于调节展示架上的视觉识别及智能控制系统,视觉识别及智能控制系统用于识别观众的人体姿势,并依据人体姿势形成并执行调整模型展示位置的动作指令。视觉识别及智能控制系统包括视觉识别装置、控制装置、执行装置,视觉识别装置用于获取观众的图像。控制装置用于依据图像内观众的人体姿势形成并输出动作指令。执行装置设置在调节展示架上,用于执行动作指令以实现模型展示位置的改变。本发明设计的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模型展示装置,可以在观众不用移动位置的情况下对模型的各个位置参观,其可以应用于商场、博物馆、娱乐场所、科教场所等各种场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装置艺术设计与人工智能控制领域,涉及一种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模型展示装置。
背景技术
装置艺术是将机械、电子装置与艺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艺术形式,其广泛应用于各种大型商场、博物馆、娱乐场馆等场地,用于吸引游客进行参观游览。
目前,在商场、博物馆、科教场所、娱乐场所等室外和室内的场馆中都有很多模型通过展示架展示,大多的展示架都是固定的,模型放置后通常处于静止状态不方便观众的观看。例如,人体模型展示中,对于以平躺形式放置在展示架的模型,观众只能看到模型的正面;而对于以站立形式放置的模型,观众需要围绕模型一周,才能看到模型的各个部位,人体模型在展示过程中缺乏动态效果,降低了观众的体验感效果。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展示装置,其能够根据观众的指令及时调整模型的展示角度,方便观众观看,提高观众的兴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模型展示装置,通过将视觉识别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模型展示架结合,形成了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新奇装置艺术品。
本发明的设计的人机交互模型展示装置能够对各种模型进行展示,能够根据观众的动作指令进行相应的动作变化,从而实现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实现了观众对模型的360°全方位的参观,极大激发观众兴趣与想象力,进而提升场馆吸引力。
实现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模型展示装置,包括调节展示架及位于调节展示架上的视觉识别及智能控制系统,视觉识别及智能控制系统用于识别观众的人体姿势,并依据人体姿势形成并执行调整模型展示位置的动作指令。
其中,视觉识别及智能控制系统包括视觉识别装置、控制装置、执行装置,视觉识别装置用于获取观众的图像。
控制装置用于依据图像内观众的人体姿势形成并输出动作指令。
执行装置设置在调节展示架上,用于执行动作指令以实现模型展示位置的改变。
本发明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模型展示装置的原理是:通过将视觉识别及智能控制系统与调节展示架连接,通过视觉识别装置对观众的各种人体姿势的采集,控制装置对人体姿势分析并输出相应的动作指令,通过执行装置的执行,使以实现人机交互功能,可以在观众不用移动位置的情况下实现对模型的各个位置参观,可以极大的吸引观众提升场馆吸引力。
进一步的,上述控制装置包括主控制器模块,主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与视觉识别装置电连接,输出端电连接有识别模块、姿态规划模块、子控制器模块。
识别模块用于对所述图像内观众的人体姿势识别;
姿态规划模块用于根据人体姿势形成模型姿态控制要求;
子控制器模块用于接收模型姿态控制要求,依据模型姿态控制要求计算动作指令,并控制执行装置工作,使执行装置工作改变调节展示架模型的展示位置。
进一步的,上述调节展示架包括关节机械臂、展示架支架、展示架,关节机械臂的一端固定在底座上,关节机械臂的2个自由端之间固定有展示架支架,展示架支架上转动设置有展示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37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封装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慧多相流自循环节能抑尘除尘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