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氮化合物、电子元件和电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33368.1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04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边春阳;马天天;曹佳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莱特迈思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11/61 | 分类号: | C07C211/61;C07D307/91;C07D333/76;C07C255/58;C07D213/74;C07D215/38;C07D213/38;C07F7/08;C07D405/14;C07D409/14;C07D209/88;C09K11/06;H01L51/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氮化 电子元件 电子 装置 | ||
本申请属于有机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含氮化合物、电子元件和电子装置。该含氮化合物的结构如式1所示,其中,Ar1、Ar2、Ar3、Ar4各自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6~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R1、R2和R3各自独立地选自:氘、卤素基团、氰基、碳原子数为6~20的芳基。本发明的含氮化合物能够改善电子元件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有机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氮化合物、电子元件和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材料科学的进步,用于实现电致发光或者光电转化的电子元件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该类电子元件,例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或者光电转化器件,通常包括相对设置的阴极和阳极,以及设置于阴极和阳极之间的功能层。该功能层由多层有机或者无机膜层组成,且一般包括能量转化层、位于能量转化层与阳极之间的空穴传输层、位于能量转化层与阴极之间的电子传输层。
举例而言,当电子元件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时,其一般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阳极、空穴传输层、作为能量转化层的有机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阴极。当阴阳两极施加电压时,两电极产生电场,在电场的作用下,阴极侧的电子向有机发光层移动,阳极侧的空穴也向有机发光层移动,电子和空穴在有机发光层结合形成激子,激子处于激发态向外释放能量,进而使得有机发光层对外发光。
现有技术中,专利文献CN110467536A也公开了一些新的电致发光材料。但是,电致发光材料的寿命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氮化合物、电子元件和电子装置,该含氮化合物能提高电子元件的性能。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含氮化合物,结构如化学式1所示:
其中,Ar1、Ar2、Ar3、Ar4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6~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
Ar1、Ar2、Ar3、Ar4中的取代基彼此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氘、卤素基团、氰基、碳原子数为6~20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18的杂芳基、碳原子数为3~12的三烷基硅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卤代烷基、碳原子数为3~10的环烷基;任选地,任意两个相邻的取代基形成环;
R1、R2和R3彼此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氘、卤素基团、氰基、碳原子数为6~20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18的杂芳基、碳原子数为3~12的三烷基硅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卤代烷基、碳原子数为3~10的环烷基;
n1表示R1的个数,且n1选自0、1、2或3;当n1大于1时,任意两个R1相同或者不同;
n2表示R2的个数,且n2选自0、1、2或3;当n2大于1时,任意两个R2相同或者不同;
n3表示R3的个数,且n3选自0、1、2、3或4;当n3大于1时,任意两个R3相同或者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莱特迈思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陕西莱特迈思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33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旋桨树脂安装盘及其成型方法
- 下一篇:自动装载传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