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亚氧化钛DSA阳极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32009.4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9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潘弘芸;侯佳宁;朱云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C02F1/72;C02F101/30;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71002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dsa 阳极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为一种亚氧化钛DSA阳极的制备方法,以钛材为载体,采用高温等离子喷涂法,将亚氧化钛负载于钛电极上,形成亚氧化钛DSA阳极,该方法通过原位脉冲电还原法,以亚氧化钛表面氧缺陷为活性位点,制备金属单原子分散的电催化电极材料,利用缺陷位实现金属原子的单原子分散和固定,获取具有高活性和高稳定性的亚氧化钛DSA阳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亚氧化钛DSA阳极的制备方法以及用途。
背景技术
电催化氧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高级氧化技术,利用电催化阳极材料的直接催化氧化性能和电催化过程产生的强氧化性羟基自由基,将水中有机物进行分解和去除。然而电催化阳极材料是实现高效电催化氧化的关键,目前商用电阳极的制备成本较高,因此开发低成本、高效率的电催化阳极材料是实现电催化氧化技术广泛应用的关键。近年来,国内外很大研究者都在努力通过各种手段获得具有高效、高电势窗的电催化阳极材料,如BDD电极、Sb-SnO2电极、PbO2电极等,但就目前来看,仍然面临制作成本较高、不易大规模生产、产生二次毒性污染等缺陷,限制了其工程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亚氧化钛DSA阳极的制备方法以及用途,该方法通过高温等离子喷涂法,以亚氧化钛为原料,通过控制喷涂条件和喷涂遍数,制备具有一定厚度的亚氧化钛DSA阳极材料,利用亚氧化钛本身的特性,获取具有高活性和高稳定性的亚氧化钛DSA阳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亚氧化钛DSA阳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钛材为载体,采用高温等离子喷涂法,将亚氧化钛负载于钛电极上,形成亚氧化钛DSA阳极,具体操作按下列步骤进行:
a、将等离子喷涂设备置入等离子喷涂房内,将亚氧化钛粉体放入等离子喷涂设备的送粉器内;
b、设定喷枪工作电压与工作电流;
c、将钛载体放入所述等离子喷涂房内;
d、设置喷涂程序,控制喷涂遍数,喷涂得到亚氧化钛DSA阳极。
优选地,所述亚氧化钛粉体的用量为3kg,喷枪工作电压为20-85V,工作电流为200-800A,喷涂遍数为1-20遍。
优选地,所述钛载体为钛板、钛网或多孔钛。
优选地,在钛载体表面喷涂亚氧化钛前,钛载体经喷砂、酸处理和洗涤。
优选地,所述步骤d得到的亚氧化钛DSA阳极表面亚氧化钛的厚度为10-200微米。
本发明制备所得亚氧化钛DSA阳极可用于去除污水中COD、氨氮。
在步骤b中,在钛载体为钛板、钛网、多孔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本发明通过原位脉冲电还原法,以亚氧化钛表面氧缺陷为活性位点,制备金属单原子分散的电催化电极材料,利用缺陷位实现金属原子的单原子分散和固定,获取具有高活性和高稳定性的亚氧化钛DSA阳极。
2、本发明通过控制电极亚氧化钛层的厚度,可增加电催化去除污水中COD和氨氮的效率,进而利用亚氧化钛的氧缺陷作用增强电极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a、将等离子喷涂设备置入等离子喷涂房内,将3kg亚氧化钛放入等离子喷涂设备的送粉器内;
b、设定喷枪工作电压为20V,工作电流为200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20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