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形截面转矩形截面的风洞收缩段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27427.4 | 申请日: | 2021-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67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葆;蒙泽威;余又红;贺星;李钰洁;张筠松;丁一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8 | 分类号: | G06F30/28;G06T1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郭璐 |
地址: | 43003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形 截面 转矩 风洞 收缩 设计 方法 | ||
1.一种圆形截面转矩形截面的风洞收缩段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分析收缩段入口和出口形状的模型特征,确定入口和出口形状的映射关系;
步骤2:设定流向控制曲线的控制参数,确定流向控制曲线;
步骤3:根据步骤1确定的映射关系和步骤2得到的流向控制曲线,利用线性加权的方式,确定从入口截面到出口截面的截面在流向上的外形函数,并获得三维外形离散坐标;
步骤4:将获得的三维外形离散坐标导入到三维数模软件进行建模,获得圆形截面转矩形截面收缩段的三维外形;
在步骤1中,
步骤101:将出口的矩面分割成四个区域,并确定有四个拐点和四段曲线,将入口的圆面分割成四个区域,该区域的四个″拐点″和四条曲线待定;
步骤102:根据收缩段的入口和出口形状的模型特征,建立入口区域到出口区域的映射关系;
步骤103:根据步骤101已经确定出口的四个拐点和四段曲线,采用面积映射或角度映射确定入口的四个″拐点″和四段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形截面转矩形截面的风洞收缩段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01中,入口的圆面过圆心分割成1号区域、2号区域、3号区域和4号区域,出口的矩面沿对角线分割成的1′号区域、2′号区域、3′号区域和4′号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圆形截面转矩形截面的风洞收缩段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103中,面积映射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01:根据几何原理,出口的1′号区域、2′号区域、3′号区域和4′号区域的面积相等,确定入口的1号区域、2号区域、3号区域和4号区域面积相等;
步骤2102:设定圆形的半径为R,根据步骤1得到的四个区域的对角线,其中入口的对角线与z轴形成的角度为θc1,出口的对角线与z轴形成的角度为θc2;
步骤2103:根据等分圆周可得:θc1=π/4,根据矩形几何原理可得:θc2=arctan(b/a),b为矩形的长,a为矩形的宽,在入口到出口的映射中,映射角度线性变化,即θc=θc1+(θc2-θc1)x/L,θc表示随x方向的角度,x表示沿流向的横坐标,L表示流道长度,进而建立起入口4条曲线和出口4条曲线的映射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圆形截面转矩形截面的风洞收缩段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103中,角度映射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201:设定出口分隔区域的角度为θd2,根据矩形对角线原理得:θd2=arctan(b/a);
步骤2202:设定入口分隔区域的角度为θd1,根据入口4个分界点对角线形成的角度和出口4个拐点形成的对角线角度相等,可得入口角度也满足θd1=arctan(b/a),进而建立起入口4条曲线和出口4条曲线的映射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圆形截面转矩形截面的风洞收缩段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入口函数和出口函数进行线性加权时给出权重大小,采用4个点对权重因子进行控制,即c1(0,0),c2(0,p1),c3(p2,1)和c4(1,1),其中0<p1<p2<1,对于c1c2控制点,调整p1的取值,可以控制入口截面形状变化的快慢,对于c3c4控制点,调整p2的取值,可以控制出口截面形状变化的快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742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