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级协同的变电设备多光谱缺陷识别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26068.0 | 申请日: | 2021-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8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杨宁;高飞;李丽华;杨洋;张博文;韩帅;贾鹏飞;陈没;廖思卓;孙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G06N2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姜丽楼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级 协同 变电 设备 光谱 缺陷 识别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多级协同的变电设备多光谱缺陷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构建变电站主设备、变电站主设备相关组部件、缺陷之间的映射表;
基于多光谱,获得所述映射表中变电站主设备和变电站主设备相关组部件对应的重点缺陷,从而形成重点缺陷映射表;
构建多级节点缺陷样本的统一管理机制,其中,站端节点对站内智能巡检终端巡检缺陷自动上报至上一级节点和最高级节点;
所述最高级节点汇集上报的缺陷,形成缺陷全量样本库;构建三级识别模式的缺陷识别模型,使用所述缺陷全量样本库对所述模型训练,根据所述重点缺陷映射表,采用三级识别模式定位变电站设备的缺陷;
将训练完成的模型由最高级节点下发至站端节点,所述站端节点通过所述训练完成的模型,识别变电站主设备的缺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站主设备,包含但不限于变压器、断路器、组合电器、隔离开关、开关柜、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避雷器、并联电容器、干式电抗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多光谱,获得所述映射表中变电站主设备和变电站主设备相关组部件对应的重点缺陷,包括:
基于可见光,获得所述映射表中变电站主设备和变电站主设备相关组部件对应的重点缺陷包含但不限于破损类、风险类、状态指示类缺陷;
基红外光,获得所述映射表中变电站主设备和变电站主设备相关组部件对应的重点缺陷包含但不限于电压致热型和电流致热型缺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多级节点缺陷样本的统一管理机制,包括:
最高级节点对缺陷样本统一管理,包括缺陷样本审核标注与分类入库;
最高级节点对模型统一管理,包括模型训练和模型下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三级识别模式依次定位变电站设备的缺陷,包括:
第一级定位变电站主设备,第二级定位变电站主设备相关组部件,第三级定位缺陷的三级识别模式。
6.一种多级协同的变电设备多光谱缺陷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映射表构建单元,构建变电站主设备、变电站主设备相关组部件、缺陷之间的映射表;
重点缺陷映射表形成单元,基于多光谱,获得所述映射表中变电站主设备和变电站主设备相关组部件对应的重点缺陷,从而形成重点缺陷映射表;
统一管理机制构建单元,构建多级节点缺陷样本的统一管理机制,其中,站端节点对站内智能巡检终端巡检缺陷自动上报至上一级节点和最高级节点;
模型训练单元,所述最高级节点汇集上报的缺陷,形成缺陷全量样本库;构建三级识别模式的缺陷识别模型,使用所述缺陷全量样本库对所述模型训练,根据所述重点缺陷映射表,采用三级识别模式定位变电站设备的缺陷;
缺陷识别单元,将训练完成的模型由最高级节点下发至站端节点,所述站端节点通过所述训练完成的模型,识别变电站主设备的缺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重点缺陷映射表形成单元,包括:
重点缺陷获得子单元,基于可见光,获得所述映射表中变电站主设备和变电站主设备相关组部件对应的重点缺陷包含但不限于破损类、风险类、状态指示类缺陷;
重点缺陷获得子单元,基红外光,获得所述映射表中变电站主设备和变电站主设备相关组部件对应的重点缺陷包含但不限于电压致热型和电流致热型缺陷。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统一管理机制构建单元,包括:
样本统一管理子单元,最高级节点对缺陷样本统一管理,包括缺陷样本审核标注与分类入库;
模型统一管理子单元,最高级节点对模型统一管理,包括模型训练和模型下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606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