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散射光栅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17140.3 | 申请日: | 202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0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升;徐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徕泽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6/00 | 分类号: | A61B6/00;A61B6/06;G21K1/02;G21K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余明伟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射 光栅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散射光栅及其制造方法,该防散射光栅包括隔板,隔板交叉设置并围合成通道以构成通道阵列,隔板用于吸收散射射线,通道的方向与初级射线的方向相同,以使初级射线顺利通过。进一步的,防散射光栅的四周设置有围槽,围槽用于填充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以提高防散射光栅的整体刚度以及抗扭刚度。进一步的,防散射光栅的顶面和/或底面设置有盖板,盖板可以通过胶粘的方式与防散射光栅粘接在一起,以进一步增加防散射光栅的整体刚度,同时还能防止异物进入通道中。此外,使用3D打印技术能够精准控制防散射光栅的成型过程,制造精度高,避免较大的工件误差。本发明的防散射光栅可有效吸收散射射线,降低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X射线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散射光栅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X射线断层扫描设备即CT设备,广泛应用于医疗检测、工业检测、安防检测领域。其主要结构如图1所示。X射线球管1用于产生入射射线10(即X射线),入射射线10透射过待测物体2到达探测器3,通过探测器检测X射线的强度,再据此重建图像,从而显示出待测物体2的断层结构。
但是,由X射线球管1发出的入射射线10在待测物体2内由于不可避免的相互作用而被散射,使得在探测器3上除初级射线11之外也出现了散射射线12。该散射射线12可能会对探测器3检测到的结果造成影响,导致最终的图像上出现较多噪声。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防散射光栅,以最大程度地吸收散射射线而不对初级射线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散射光栅及其制造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散射射线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散射光栅,所述防散射光栅包括隔板,且所述隔板交叉设置并围合成通道以构成通道阵列,且通过所述隔板吸收散射射线,所述通道的方向与初级射线的方向相同,以通过所述通道阵列使所述初级射线顺利通过。
可选地,所述隔板包括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平行于所述防散射光栅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隔板平行于所述防散射光栅的宽度方向,构成四棱台形的通道。
可选地,所述隔板与所述防散射光栅的底面形成夹角P,其中0<P≤90°。
可选地,所述隔板的厚度为0.05mm~0.5mm。
可选地,所述隔板临近所述防散射光栅的顶面的厚度小于临近所述防散射光栅的底面的厚度。
可选地,所述隔板的材料为钨、钼、钽、及铼中的一种或组合成的合金材料。
可选地,所述隔板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或倒T形,所述防散射光栅的截面形状包括直线形或弧形。
可选地,所述防散射光栅的四周设置有围槽。
可选地,所述防散射光栅的顶面和/或底面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为高分子聚合物材料或碳纤维复合材料板,所述盖板通过胶粘的方式与所述防散射光栅粘接在一起。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防散射光栅的制造方法,任一上述防散射光栅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防散射光栅及其制造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散射光栅,用以最大程度地吸收散射射线而不对初级射线造成影响。该防散射光栅包括隔板,隔板交叉设置并围合成通道以构成通道阵列,隔板用于吸收散射射线,通道的方向与初级射线的方向相同,以使初级射线顺利通过。防散射光栅的四周设置有围槽,围槽用于填充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以提高防散射光栅的整体刚度以及抗扭刚度。防散射光栅的顶面和/或底面设置有盖板,盖板为高分子聚合物材料或碳纤维复合材料板,盖板可以通过胶粘的方式与防散射光栅粘接在一起,以进一步增加防散射光栅的整体刚度,同时还能防止异物进入通道中,此外,使用3D打印技术能够精准控制防散射光栅的成型过程,制造精度高,避免较大的工件误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徕泽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徕泽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71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筒阀接力器液压系统及其开关调节方法
- 下一篇:前列消肿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