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无人机自动起降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09920.3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42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木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F1/00 | 分类号: | B64F1/00;B60P3/11;B60L53/80;B64F5/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5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无人机 自动 起降 平台 | ||
本发明属于无人机领域,尤其是一种车载无人机自动起降平台,针对现有对无人机进行收纳盒固定以及对无人机更换电池不方便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且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滑动杆,位于一侧位置的滑动杆上滑动连接有齿条,位于另一侧位置的滑动杆上滑动连接有对称杆,对称杆和齿条的底端上转动连接有同一个升降台,本发明操作简单,当外壳关闭时,即可对无人机进行收纳和固定,解决了无人机在车顶被运输时,无人机会发生碰撞的问题,同时在无人机被固定时,再启动第一电机,即可对设备内固定好的无人机的电池进行更换,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无人机自动起降平台。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方面,无人机+行业应用,是无人机真正的刚需;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扩展行业应用与发展无人机技术。
目前,无人机的地勤系统落后于无人机本身的发展,主要由跑道/停机坪和无线电遥控设备构成,自动化程度极低,需要人工值守。此外,目前的无人机自动降落机场,机场本身还是静态放置在地面上的,如果放置在移动的车辆上,如何确保无人机在起降平台内不发生偏移甚至碰撞坠毁,避免对无人机造成损坏,此前没有好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当无人机在长时间飞行电池耗尽时需要手动跟换电池,非常的不方便,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车载无人机自动起降平台,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无法对无人机进行收纳和固定以及对无人机更换电池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车载无人机自动起降平台。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车载无人机自动起降平台,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且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滑动杆,位于一侧位置的滑动杆上滑动连接有齿条,位于另一侧位置的滑动杆上滑动连接有对称杆,所述对称杆和齿条的底端上转动连接有同一个升降台,所述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外壳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外壳内,所述齿条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相配合,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两端上均螺纹连接有螺母,且两个螺母分别与两个支撑杆的底端转动连接,两个螺母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套设在螺纹杆的外侧,所述升降台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软胶夹,且两个第二软胶夹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推动杆,两个推动杆分别与齿条和对称杆转动连接,且两个第二软胶夹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推拉杆,两个推拉杆相互靠近的一端上转动连接有同一个第一软胶夹,所述第一软胶夹滑动连接在升降台上,所述升降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池室,所述电池室内放置有多个电池,所述升降台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升降台,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上夹具,所述上夹具的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内侧滑动连接转轮,所述转轮上固定套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顶端与套管固定连接,所述转轮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下夹具,所述升降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辅助坡,所述转轮分别与辅助坡和升降台相配合,所述上夹具和下夹具分别与电池相配合,所述升降台的顶部设有无人机。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的外侧设置有一圈齿牙,所述齿牙与齿条相配合,当第一门板拉动滑动杆和齿条,齿条垂直于升降台时,齿条与齿牙相啮合,此时第二电机带动齿牙旋转,齿牙再带动齿条上下移动并带动升降台上下移动,就实现了对无人机的升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木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木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99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状井口流程装置
- 下一篇:基于虚拟对象的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