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方位工业自动化焊接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09793.7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5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万鹏伟;洪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安智企企业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2 | 分类号: | B23K37/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周松强 |
地址: | 343000 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方位 工业 自动化 焊接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焊接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方位工业自动化焊接机器人,其技术方案是:电动伸缩杆和驱动臂,所述电动伸缩杆底部固定连接底座,所述电动伸缩杆一侧设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电动伸缩杆顶部固定连接曲形臂,所述曲形臂上固定安装第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臂左端固定安装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驱动臂的一端固定安装第三驱动装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三驱动装置,实现了焊接的旋转,即实现了焊接头角度的调节;同时第四驱动装置实现了焊接的旋转,即实现了焊接头角度的调节;这两种对焊接头位置的调节,使得焊接头能够在一个面域内进行活动,便于对边角和死角的焊接,使得调节的精度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方位工业自动化焊接机器人。
背景技术
焊接是现代机械制造业中一种必要的工艺方法,在车辆制造中得到广泛应用;焊接机器人通常主要是由底座、转动电机、转动轴、大臂杆、小臂杆、焊接头等部件组成,所述大臂杆的一端与底座配合,大臂杆的另一端用于与焊接机器人的小臂杆和焊接头,大臂杆带动小臂杆及焊接头在空间内做多维运动,从而实施对整板接缝处的焊接,焊接头的端部设置有焊丝,利用焊接头产生的高温焊弧,从而将焊丝融化,进而实施对整板的焊接;利用焊接机器人进行焊接,能够避免焊接对人体的伤害。
现有焊接机器人,通过调整大臂杆和小臂杆来实现焊接头的旋转,即通过XYZ轴的调节方式,调节焊接头的位置,调整的角度幅度过大,不够精确,使得焊接定位费时费力;并且死角处不易被焊接到,因此使用效果欠佳。
因此,发明一种全方位工业自动化焊接机器人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全方位工业自动化焊接机器人,通过设置第三驱动装置和第四驱动装置,通过对焊接头进行两个方向的调整,使得焊接头可在一个面域中进行调整,调整幅度小,调整更加精准,易快速对死角位置进行焊接,解决了现有焊接机器人调整的角度幅度过大,不够精确,死角处不易被焊接到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方位工业自动化焊接机器人,包括电动伸缩杆和驱动臂,所述电动伸缩杆底部固定连接底座,所述电动伸缩杆一侧设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电动伸缩杆顶部固定连接曲形臂,所述曲形臂上固定安装第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臂左端固定安装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驱动臂的一端固定安装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下方设有第四驱动装置;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壁套接第一主动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啮合连接第一从动齿轮;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伸缩杆和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输出端外壁套接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外壁套接第二主动齿轮,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啮合连接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内壁套接销轴一;
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包括第一U形支架,所述第一U形支架内壁套接销轴四,所述销轴四外壁套接第三从动齿轮和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啮合连接第一缺口齿轮,所述第三从动齿轮啮合连接第三主动齿轮,所述第一缺口齿轮通过螺栓固定安装连接件,所述第三主动齿轮内壁套接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远离所述第三主动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伺服电机三的输出端;
所述第四驱动装置包括第四伺服电机,所述第四伺服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外壁套接第四主动齿轮,所述第四主动齿轮啮合连接第二缺口齿轮,所述第二缺口齿轮通过销钉固定安装在支撑竖板上,所述第四转轴外壁通过轴承固定连接第二U形支架。
优选的,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固定安装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内壁螺纹连接制动螺纹杆,所述制动螺纹杆顶端固定连接制动转盘,所述制动螺纹杆底部固定连接制动触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安智企企业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吉安智企企业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97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细旦PE、PET双组分复合短纤维的制造工艺
- 下一篇:一种电梯减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