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结构打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08625.6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59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新;李永正;孙正义;卢志鹏;卞程程;袁青松;杨春晖;刘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27/00 | 分类号: | B24B27/00;B24B19/00;B24B55/06;B24B41/02;B24B41/06;B24B47/06;B24B47/1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王美丽 |
地址: | 21200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结构 打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结构打磨装置,包括底座,底座外侧套有支撑座,支撑座上方连接有转盘,所述支撑座的两侧对称设有支撑架,支撑架的内侧均连接有圆盘,两侧的圆盘之间设有滑轨,滑轨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下方连接有打磨装置,圆盘底部连接有水平吸尘机构,所述支撑座的外侧连接有竖直吸尘机构。本发明通过第一液压杆带动圆盘下移,进而推动齿条下移至滑槽内,并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从而可以带动套筒上移至支撑座上部的外围,同时圆盘下移,通过上下互相靠近的上环形收集筒与下环形收集筒对打磨装置进行合围,方便对粉尘进行收集,同时第一电机带动上环形收集筒转动时,下环形收集筒将会跟随转动,进而可以通过上下吸尘口进行有效全面的吸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船舶结构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钢结构是以钢材制作为主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钢材的特点是强度高、自重轻、整体刚性好、变形能力强,故用于建造大跨度和超高、超重型的建筑物特别适宜;材料匀质性和各向同性好,属理想弹性体,最符合一般工程力学的基本假定;材料塑性、韧性好,可有较大变形,能很好地承受动力荷载;建筑工期短;其工业化程度高,可进行机械化程度高的专业化生产。
现有的船舶在制造中需要使用大量的钢材,同时也需要对这些钢材进行打磨,而对钢材打磨时,将会产生大量的金属粉尘,如果不及时处理,对船舶制造空间将会造成极大的污染,同时还有害工人健康。
而现有的一些打磨装置虽然带有粉尘处理装置,但是在实际的使用中,其处理效果不佳,仍然有大量的粉尘产生。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船舶结构打磨装置,解决了现有的船舶结构打磨装置打磨时,产生大量的粉尘,污染环境还危害健康,同时现有的打磨装置不能有效的对粉尘进行处理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发明包括底座,底座外侧套有支撑座,支撑座上方连接有转盘,所述支撑座的两侧对称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侧均连接有圆盘,两侧的圆盘之间设有滑轨,滑轨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下方连接有打磨装置,所述的圆盘底部连接有水平吸尘机构,所述支撑座的外侧连接有竖直吸尘机构。
所述的水平吸尘机构包括圆环,所述的圆环连接在圆盘底部,所述的圆环内套设有上环形收集筒,所述的上环形收集筒内安装有吸尘风机,上环形收集筒外侧面的下部固定套装有环形齿轮。
所述圆环的外侧面环形阵列有多个第一电机,所述的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圆盘底部,每个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的第一齿轮与环形齿轮的外侧啮合。
所述上环形收集筒底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固定有多根齿条。
所述上环形收集筒的内壁环形阵列有若干上吸尘口。
所述的竖直吸尘机构包括下环形收集筒,所述的下环形收集筒内安装有吸尘风机,下环形收集筒套设在支撑座的外侧,下环形收集筒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多个滑槽,每个滑槽内均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的第二齿轮分别与齿条一一对应。
所述的下环形收集筒的外侧套设有套筒,套筒的内壁与第二齿轮啮合,套筒两侧内壁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滑动设置在滑槽内,套筒的内壁环形阵列有多个下吸尘口。
所述的圆盘内侧设有滑轨,滑轨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内嵌装有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杆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打磨装置。
所述支撑架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一液压杆,第一液压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圆盘。
所述底座的顶部与支撑座固定连接,底座上部嵌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穿过支撑座,其输出端连接有转盘,用于放置船舶结构。
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环形齿轮以及上环形收集筒转动,进而通过上吸尘口对上侧的粉尘进行收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86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