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防静电拖带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07365.0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1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兵 |
主分类号: | B60R16/06 | 分类号: | B60R16/06;B62D25/16;B62D25/1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陈旭红;吕金金 |
地址: | 511402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静电 拖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防静电拖带,包括供车辆连接的连接部、翼板以及接地拖带;所述翼板设置于所述接地拖带,并面朝车辆的行驶方向。本发明的接地拖带通过翼板与连接部、车辆连接,车辆处于静止状态时,翼板在自重的作用下下垂,此时接地拖带拖地接地,接地拖带起到接地释放静电的作用,而当车辆进入行驶状态时,翼板将跟随车辆同步前进,悬空的翼板受气流影响产生升力将接地拖带抬起。通过这样的设置,实现降低接地拖带耗损度的效果,其实用性极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防静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防静电拖带。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车辆产生静电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1、人体本身积累的电荷,这是由皮肤和衣物的摩擦产生的静电不断积聚造成的;2、车辆静电。车辆静电是指车体在干燥的环境中与尘埃摩擦而产生的静电;3、衣物与车辆内饰产生的静电。人坐在车内时,身上的衣物难免会和车辆内饰相互摩擦产生静电,如果车辆内饰较多的使用化纤织品则更容易产生静电。
目前采用的主要去静电方法为,在车辆尾部安置装一个静电拖带,静电拖带安装在底盘的中部,静电拖带与地面接触,从而实现接地的效果,但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静电拖带与地面接触产生剧烈摩擦,随着使用时间增长,静电拖带将会逐渐被磨损,故需要经常更换安装板,存在耗损度较高的问题,其实用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防静电拖带,具有使用耗损度较低,实用性较强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防静电拖带,包括供车辆连接的连接部、翼板以及接地拖带;
所述翼板设置于所述接地拖带,并面朝车辆的行驶方向。
与现有技术相对比,本发明的接地拖带通过翼板与连接部、车辆连接,车辆处于静止状态时,翼板在自重的作用下下垂,此时接地拖带拖地接地,接地拖带起到接地释放静电的作用,而当车辆进入行驶状态时,翼板将跟随车辆同步前进,悬空的翼板受气流影响产生升力将接地拖带抬起,此时接地拖带不接地,通过这样的设置,实现降低接地拖带耗损度的效果,其实用性极佳,而车辆停驶时,翼板无法产生升力,接地拖带接触大地进行放电,由于橡胶拖带和大地之间不产生摩擦,故橡胶拖不产生磨损。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连接部包括转轴,所述接地拖带通过所述转轴与车辆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转轴的轴向与所述翼板所形成的平面相互平行。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接地拖带向所述转轴延长的直线经过所述翼板的重心。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翼板呈矩形设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翼板呈椭圆形设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一种车辆防静电拖带,包括供车辆连接的连接部、翼板1以及接地拖带2,接地拖带2通过连接部与车辆电性连接,其中,翼板1一端通过连接带3与连接部连接,另一端与接地拖带2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还可以忽略连接带3,接地拖带2直接通过连接部与车辆连接安装,而翼板1固定在接地拖带2上。
所述翼板设置于所述接地拖带,并面朝车辆的行驶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兵,未经刘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73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轮离合机构及物品传送机构
- 下一篇:自爬式防护架及其爬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