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材试验机器人取样识别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07265.8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88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德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G01N35/04;G01N35/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灿烂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56 | 代理人: | 王江南 |
地址: | 210028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材 试验 机器人 取样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材试验机器人取样识别的方法,其中一种钢材试验机器人取样识别的方法包括,接收样品;为每个样品生成样品编号,将样品录入系统,为该样品分配该样品架上的工位;打印不干胶样品标识粘贴于样品上;将样品放置于所分配的样品架上;进行样品试验时从系统中获取样品所在的样品架的编号及工位数据,抓取样品进行试验;通过取样识别方法降低对样品标签的识别难度,减少识别时间,通过样品架,可方便快捷的将样品保持竖向方式放置,便于拿取,提高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材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钢材试验机器人取样识别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目前的房屋建筑和土木工程主要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而钢筋作为钢筋混凝土建筑构件的骨架,在混凝土中主要承受拉应力,因此合格的钢筋材料必须要有一定的工艺焊接性能、机械强度和弯曲变形性能,这就需要在使用前对钢筋进行一系列性能检验。
由于近年来不合格钢筋流入市场的事件屡有发生,为保障建筑工程的的质量和安全,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发布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公告,批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为国家标准,其中第4.1.2、5.2.1、5.2.3、5.5.1、6.2.1、6.3.1、6.4.2、7.2.1、7.4.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根据标准第5.2.1条规定: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必须符台有关标准的规定,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检验方法包括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正如文章所介绍,钢筋使用需要经历五道“关卡”——进场复验、进厂检验、钢筋分项工程验收、监督抽查和执法抽检,层层把关,以确保不合格钢筋不用在建筑工程中。
通过使用机器人进行钢筋拉伸试验,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作噪音对操作人员的影响,极大的减轻了试验人员的工作强度,并保证了试验的公正性、科学性。
使用该设备进行钢筋拉伸试验时,试验人员只需在电脑上操作后,试验机机器人机械臂便随之转动,自主完成取样、钢筋称重测长、夹具加持试样、拉伸试验和卸样等步骤,设备配备的自动化检测控制系统实时显示试验情况,自带的软件实时显示、处理试验曲线和相关数据。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高效、正确对样品编码的识别是贯穿于整个过程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对标签识别、对样品识别夹取效率太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材试验机器人取样识别的方法,包括,
接收样品;
为每个样品生成样品编号,将样品录入系统,为该样品分配该样品架上的工位;
打印不干胶样品标识粘贴于样品上;
将样品放置于所分配的样品架上;
进行样品试验时从系统中获取样品所在的样品架的编号及工位数据,抓取样品进行试验。
作为本发明所述钢材试验机器人取样识别的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不干胶样品标识上包含样品的编号、样品架的编号及样品架上样品所在的工位。
作为本发明所述钢材试验机器人取样识别的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样品架上的所有工位均放满样品后,将该样品架标记为满架,并送去样品试验区检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德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德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72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