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豆腐果苷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04477.0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41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施蕊;刘灿;王文林;陶亮;乔进超;黎思琦;卢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H15/203 | 分类号: | C07H15/203;A61K8/9794;A61K8/9789;A61K8/60;A61Q19/00;C07H1/08;A61P25/2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陈雍 |
地址: | 650224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豆腐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天然产物制备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豆腐果苷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含豆腐果苷的制剂,包括质量分数为5‑15%的澳洲坚果青皮提取物、质量分数为2‑6%的芦荟提取物和质量分数为2‑6%的山药提取物。本方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含豆腐果苷的制剂的水分易挥发且功效单一的技术问题。澳洲坚果青皮提取物、芦荟提取物和山药提取物联合使用,除了各自发挥各种物质的功效之外,芦荟提取物和山药提取物可起到协同增加制剂的抗水分蒸发的效果。本方案可以应用于澳洲坚果的开发利用的实践操作中,为澳洲坚果青皮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一条可行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产物制备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豆腐果苷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豆腐果苷(helicid)又名昆明神衰果素,一般为云南野生植物山龙眼科萝卜树的果实(俗称豆腐渣果)中提得的单体成分。其又称对甲醛苯-O-α-D阿咯吡喃糖苷,其化学结构类似于天麻素(gastrodin,对羟甲基苯-O-α-D-吡喃葡萄糖苷)。豆腐果苷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与天麻素相似,但其镇静、止痛作用较天麻素强,对神经官能症引起的头痛、头昏、睡眠障碍的治疗作用显效快。随着澳洲坚果大量地引种到中国西南地区,其青皮(即为果实的果皮)中的成分逐步被我国研究人员揭示和发掘,澳洲坚果青皮中含有一定量的豆腐果苷,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可成为除萝卜树外的豆腐果苷的一大天然来源。利用豆腐果苷制作化妆用品,可以充分利用豆腐果苷的镇静和舒眠的作用,获得具有调节神经紧张和促进睡眠的夜用型护肤产品。但是,想将澳洲坚果青皮中的豆腐果苷开发成一款护肤产品,需要克服制剂水分易挥发且功效单一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豆腐果苷提取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含豆腐果苷的制剂的水分易挥发且功效单一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含豆腐果苷的制剂,包括质量分数为5-15%的澳洲坚果青皮提取物、质量分数为2-6%的芦荟提取物和质量分数为2-6%的山药提取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含豆腐果苷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制备澳洲坚果青皮提取物;S2:制备芦荟提取物;S3:制备山药提取物;S4:制备制剂:将澳洲坚果青皮提取物、芦荟提取物、山药提取物和丙二醇加入水中,分散均匀后获得所述制剂。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
本方案在制剂中加入了澳洲坚果(Macadamia integrifolia)青皮提取物、芦荟(Aloe barbadensis)提取物和山药(Common Yam Rhizome,Dioscoreae Rhizoma)提取物,三种物质各自发挥其独特的护肤效果。澳洲坚果青皮提取物中含有豆腐果苷等物质,可以起到镇静和舒眠和作用;芦荟提取物中含有多糖、蒽酮类化合物等成分,可起到收敛、保湿和消炎的作用;山药提取物中含有多糖、薯蓣皂甙等成分,具有保湿和为皮肤提供营养的作用。三种物质的联合使用克服了单用澳洲坚果青皮的制剂在功效上较为单一的缺陷,多种功效联合可实现对皮肤的保湿和提升肤质等作用。
除了上述效果之外,芦荟提取物和山药提取物的同时加入,加强了制剂的保湿效果。主要体现在,制剂中的水分蒸发速度变慢,可以更为有效地实现保水的目的。并且,将芦荟提取物和澳洲坚果青皮提取物制备成的制剂,将山药提取物和澳洲坚果青皮提取物制备成的制剂,在抵抗水分蒸发的效果上,都不如三种物质联合使用的制剂。这说明了芦荟提取物和山药提取物具有协同增效制剂的保湿效果的功能。
另外,发明人在研究澳洲坚果青皮提取物的功效的过程中,发现澳洲坚果青皮提取物具有抑制透明质酸酶活性的功效,可以减少透明质酸酶对透明质酸的降解,可以对皮肤表皮及真皮上的透明质酸起到保护作用,进而加强保湿效果。并且制剂中的芦荟提取物和山药提取物的成分,可以进一步稳定澳洲坚果提取物中的功效成分,起到更好的透明质酸酶抑制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林业大学,未经西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44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