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旋焊管生产线姿态调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00369.6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00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赵旭;王博;施洋;钟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7/12 | 分类号: | B21C37/12;B65G47/14;B65G47/80;B65G47/92;B65G13/00;B65G39/00 |
代理公司: | 鞍山顺程商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46 | 代理人: | 卢锡成 |
地址: | 114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生产线 姿态 调整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螺旋焊管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螺旋焊管生产线姿态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辊道、平面托板、永磁吸盘座和中继转盘,辊道包括多条横向辊道和/或纵向辊道组成;中继转盘设于横向辊道和纵向辊道之间的交接处、或者两条平行横向辊道的端点处、或者两条纵向辊道的端点处;中继转盘包括转盘、底座和托辊,转盘与转盘减速机相连接,每个托辊同步转动,转盘减速机和托辊减速机的旋转方向可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1)实现生产工序中的灵活分配和调度,与原来的腰鼓形辊道相比,焊管转向、分配更灵活,减少了生产线的占地面积;2)可按调度指令实现分配和合并,从而提高了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螺旋焊管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螺旋焊管生产线姿态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螺旋焊管是将低碳碳素结构钢或低合金结构钢钢带按一定的螺旋线的角度(叫成型角)卷成管坯,然后将管缝焊接起来制成,它可以用较窄的带钢生产大直径的钢管。螺旋焊管的生产是基本上在同一工况条件下稳定的连续流程。螺旋焊的生产流程包括:1)开卷板探,将钢板开卷后进入生产线,首先进行全板超声波检验;2)矫平,通过矫平机使原来卷曲的钢板平整;3)卷曲成型,在生产线上将钢板沿外沿螺旋卷曲成管状;4)内外焊,采用纵列多丝埋弧焊对螺旋管进行内、外侧焊接;5)内、外焊缝检测,采用X射线探伤、超声波对内、外焊缝两侧进行100%探伤;6)水压试验,在水压试验机上对扩径后的钢管进行逐根检验,以保证钢管达到标准要求的试验压力;7)管端加工,将检验合格后的钢管进行管端加工,达到要求的管端坡口尺寸;8)成品检查,再次进行超声波和X射线探伤以及进行管端磁粉检验,检查是否存在焊接问题及管端缺陷;9)涂油打标,合格后的钢管进行涂油以防腐蚀,并根据用户要求进行打标。螺旋焊管需要在这些生产流程中各序之间转移,主要是采用各种辊道和排料装置。
申请号为201910948992.3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焊管生产中的自动排料架,包括钢架和翻钢机,翻钢机设于钢架的一端、两端或拼接处,翻钢机的进钢侧或出钢侧设有辊道,钢架包括上梁、下梁和立柱,上梁为一段或两段以上型钢拼接而成,上梁的进钢侧高于出钢侧,斜度5~10mm/1000mm,拼接处通过挑高段相连接。其适应于多种规格高频焊管,满足焊管的托持、翻转、拨送功能,使高频焊管在工序间转移时,动作协调流畅。
申请号为202021276193.0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焊管生产线的空间排料系统,第一层钢架为两段或两段以上钢架拼接而成,相邻两段钢架之间设有升降式翻钢机,升降式翻钢机升降高度600~1200mm,旋转角度为正反方向各90°的区间内;垂直于第一层钢架的上方设有第二层钢架,第二层钢架位于升降式翻钢机的一侧和/或两侧。该方案能更好地适应高频焊管的生产线结构特点,使高频焊管在工序间转移时,能够有效利用立体空间,在相同的面积内能够存贮更多的钢管,充分起到中间缓存的作用。
由于螺旋焊管个体重量较大,在沿辊道和排布装置滚动移动时,受摩擦力或速度的影响,管体在移动中有时会出现方向偏移,给生产造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焊管生产线姿态调整装置,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采用中继转盘、永磁吸盘座、平面托板以及托辊辊道相结合,使焊后的螺旋焊管借助平面托板沿辊道移动和转向,实现生产工序中的灵活分配和调度,按各工序用时的不同,在连续生产线中设置多个并行工位,螺旋焊管按调度指令实现生产线流向的分开和合并,提高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螺旋焊管生产线姿态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辊道、平面托板、永磁吸盘座和中继转盘,所述辊道从内外焊工位到成品库之间连续设置,所述辊道包括多条横向辊道和/或纵向辊道组成;所述中继转盘设于横向辊道和纵向辊道之间的交接处、或者两条平行横向辊道的端点处、或者两条纵向辊道的端点处;所述中继转盘包括转盘、底座和托辊,所述转盘与底座之间设有轴承,转盘与转盘减速机相连接,所述托辊为若干个平行排布在转盘上,每个托辊通过链条和链轮与托辊减速机相连接,实现同步转动,所述转盘减速机和托辊减速机的旋转方向可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03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