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再生混凝土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97997.3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5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蒋国芳;郑士清;黄文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江达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18/16;C04B14/48;C04B18/22;C04B111/76;C04B111/20;C04B11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刘文华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混凝土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再生混凝土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海水再生混凝土结构工作稳定性、结构强度不高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废旧混凝土经处理得到再生混凝土骨料颗粒;废旧轮胎经处理得到再生轮胎钢纤维;将改性水泥、海水、海砂、再生混凝土骨料颗粒、再生轮胎钢纤维、阻锈剂、胶凝剂、引气剂按比例搅拌,其中,改性水泥、海水、海砂、再生混凝土骨料颗粒、再生轮胎钢纤维、阻锈剂、胶凝剂、引气剂的质量比为1:0.5:1.5:0.5‑1:0.025‑0.1:0.001‑0.005:0.001‑0.004:0.001‑0.002;搅拌后浇筑到模具中成型,养护若干天。本发明从根本上解决了天然骨料日益匮乏和大量砂石开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了生态环境,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再生混凝土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世界建筑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混凝土作为最大的人造材料对自然资源的占用及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也引发了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讨论;世界每年拆除的废旧混凝土、新建建筑产生的废弃混凝土以及混凝土工厂、预制构件厂排放的废旧混凝土的数量是巨大的。同时,预计今后废弃混凝土排放量将随着世界范围内社会化进程的加快,对原有建筑物的拆除、改造与日俱增。废弃混凝土传统的处理方法主要是将其运往郊外堆放或填埋,不仅要花费大量的运费,给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而且要占有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并且简单地遗弃也是对自然资源的极大浪费;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开发和应用,一方面解决了大量废弃混凝土处理困难以及由此造成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问题;另一方面,用建筑垃圾循环再生骨料替代天然骨料,可以减少建筑业对天然骨料的消耗,从而减少对天然砂石的开采,从根本上解决了天然骨料的日益匮乏和大量砂石开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复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此外,在海岛或是远离内陆的海边地区的抢修抢险工程中,考虑到工期紧,淡水及河砂资源紧缺等问题,存在就地取材,利用既有建筑破碎后的再生骨料浇筑混凝土结构的现象。然而,直接采用含氯盐较高的海水、海砂,以及既有建筑循环再生材料制成的混凝土,可能会给建筑结构带来安全性与耐久性的重大隐患。
海水混凝土结构失效的主要原因是海水中富含的游离氯离子会破坏钢筋钝化膜,锈蚀迅速发展,腐蚀产物膨胀对混凝土保护层产生拉应力使得混凝土开裂,最终使钢筋混凝土结构失效。
因此,亟待研制出一种能显著提高海水海砂混凝土的工作稳定性,使目前不能用来制备混凝土的海水和海砂,实现就地利用,并制备出性能不低于淡水河砂的再生混凝土。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再生混凝土制备方法,解决现有的海水再生混凝土结构工作稳定性、结构强度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再生混凝土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废旧混凝土通过破碎、分拣、筛分、清洗、干燥得到再生混凝土骨料颗粒;
S2、废旧轮胎通过破碎、分拣、清洗、干燥得到再生轮胎钢纤维;
S3、将改性水泥、海水、海砂、再生混凝土骨料颗粒、再生轮胎钢纤维、阻锈剂、胶凝剂、引气剂按比例搅拌,其中,所述改性水泥、海水、海砂、再生混凝土骨料颗粒、再生轮胎钢纤维、阻锈剂、胶凝剂、引气剂的质量比为1:0.5:1.5:0.5-1:0.025-0.1:0.001-0.005:0.001-0.004:0.001-0.002;
S4、搅拌后浇筑到模具中成型,养护若干天。
可选地,所述步骤S1中,具体包括:
S11、将废旧混凝土进行破碎,使得其块径小于50mm,并剥离钢筋;
S12、筛分成粒径为20-50mm、5-20mm和小于5mm的再生混凝土骨料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江达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江达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79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质能原料压缩成形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适应室内室外定位切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