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井下智能交通管控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97682.9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82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晶;卞俊;单成伟;洪志鑫;贾咏洁;包翔宇;吴岩明;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5 | 分类号: | G05B19/05 |
代理公司: | 常州至善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9 | 代理人: | 赵旭 |
地址: | 213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智能 交通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智能交通管控系统,包括控制机、读卡器、车辆定位卡、信号灯以及上位机,读卡器与控制机通过UDP通信连接,车辆定位卡与读卡器通过UWB通信连接,信号灯与控制机通过RS485通信连接,控制机与上位机通过TCP通信连接。本发明的井下智能交通管控系统,通过读卡器读取车辆定位卡的位置信息并发送给控制机,控制机根据车辆的位置信息和行驶方向制定路口车辆的行车逻辑并控制信号灯的状态,实现矿井下车辆的交通管控,同时,控制机可以把车辆信息、行车逻辑等信息上传给上位机进行存储,便于工作人员查看历史记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井下智能交通管控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煤矿的安全生产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煤矿的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效益的保障和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井下运输是矿山生产的一个关键环节,随着国家对矿井安全的日益重视和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大中型采矿企业井下运输安全生产监控系统开始研制和装备。
在矿井下会修建多条巷道,利用无轨车辆运送人员、物资和矿产,但是由于巷道一般为单车道双向通行,不仅影响车辆的运行效率,也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矿井的特定环境,给井下车辆准确定位、通讯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汽车一旦在井下发生问题(例如汽车堵塞、汽车故障等),将会造成撞车、追尾等事故的发生,严重影响生产,矿山管理人员也难以及时掌握井下汽车的动态分布及作业情况。
传统的井下交通管控系统都是基于地埋传感器,通过车辆触发信号实现对红绿灯的管控,一旦传感器发生故障会影响整体巷道通行情况,并且对于特殊情况,如大型支架车通行,特殊方向单项通行等无法进行主动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煤矿井下交通管控系统无法进行智能控制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井下智能交通管控系统及方法,通过控制机对井下车辆的位置信息和行驶方向进行解析实现对井下交通进行智能管控,提高井下车辆运输的效率以及安全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井下智能交通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机、读卡器、车辆定位卡、信号灯以及上位机,所述读卡器与所述控制机通过UDP通信连接,所述车辆定位卡与所述读卡器通过UWB通信连接,所述信号灯与所述控制机通过RS485通信连接,所述控制机与所述上位机通过TCP通信连接。
本发明的井下智能交通管控系统,通过读卡器读取车辆定位卡的位置信息并发送给控制机,控制机根据车辆的位置信息和行驶方向制定路口车辆的行车逻辑并控制信号灯的状态,实现矿井下车辆的交通管控,同时,控制机可以把车辆信息、行车逻辑等信息上传给上位机进行存储,便于工作人员查看历史记录。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控制机内部设有PLC控制模块,所述读卡器与所述PLC控制模块通过UDP通信连接,所述信号灯与所述PLC控制模块通过RS485通信连接,所述PLC控制模块与所述上位机通过TCP通信连接。PLC控制模块可以进行车辆行车逻辑自定义,同时能够控制信号灯的状态切换;PLC控制模块可以连接多种数据采集器,结合逻辑控制功能需要,归纳逻辑控制的条件依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井下智能交通管控方法,采用上所述的井下智能交通管控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S1:分别配置路口入列、闭锁及解锁的门限距离,通过读卡器读取车辆定位卡的位置信息并发送给控制;
S2:所述控制机根据所述车辆定位卡的位置信息,解析所述车辆定位卡与路口中心之间的距离D以及所述车辆定位卡的运动方向属性;
S3:根据所述车辆定位卡与路口中心之间的距离D以及所述车辆定位卡的运动方向属性,所述控制机确定所述车辆定位卡的行驶状态是入列状态、闭锁状态或解锁状态,所述控制机根据所述行驶状态控制信号灯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76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