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工框架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97475.3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4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裕;刘建裕;王汉涛;陈绍旭;黄正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欣宇五金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5B11/00 |
代理公司: | 惠州市超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9 | 代理人: | 郝丽娜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仲***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工 框架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工框架及其加工方法,涉及五金加工领域,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支架主体和钣金件,第一支架主体下部设有钣金件,第二支架包括第二支架主体和下横杆,第二支架主体下部设有下横杆,第一支架主体和第二支架主体对称设置,第一支架主体和第二支架主体上部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连接,第一支架主体和第二支架主体下部通过第三连接杆连接,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相互平行,第三连接杆设置于第二连接杆正下方。能够保证使用时支架的牢固性和稳定性,结构简单,能够在需要时方便移动支架,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五金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木工框架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木工制造领域中,在木质工件进行加工时,例如门板、床板等,需将其架空固定,以方便对其进行精加工。木工制造所用的木工框架是最常用的工具,提供操作平台和承载木料等作用。随着木工制造的发展,传统木工框架为木质平台,无法经过长期实际应用的考验,不适应现在木工制作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工框架及其加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木工框架及其加工方法,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支架主体和钣金件,所述第一支架主体下部设有钣金件,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支架主体和下横杆,所述第二支架主体下部设有下横杆,所述第一支架主体和第二支架主体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支架主体和第二支架主体上部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主体和第二支架主体下部通过第三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相互平行,所述第三连接杆设置于第二连接杆正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主体和第二支架主体均包括上横杆、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所述上横杆两端分别垂直连接有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所述第一立杆上端、第二立杆上端、上横杆两端和下横杆两端均设有弧形管接口,所述钣金件两端分别与第一立杆下端和第二立杆下端焊接,所述第二横杆设置于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连接杆两端端面均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设有插柱,所述第一支架下部和第二支架下部均设有与插柱间隙配合的插孔,所述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均为中空管体,所述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均与插柱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钣金件包括钣金主体和焊接件,所述焊接件呈L形,所述钣金主体上边沿于第一立杆与第二立杆之间设有上翻边,所述上翻边上焊接有焊接件,所述钣金主体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焊接件一端边沿设有焊接翻边,所述焊接翻边固定设置于定位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插柱为铁磁性圆柱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连接杆包括弯折段和直杆段,所述直杆段一端连接有弯折段,所述弯折段朝向远离第一连接杆的方向弯折,所述弯折段包括直杆和弯折杆,所述直杆两端均连接有弯折杆,所述直杆轴线与弯折杆轴线相交。
进一步地,所述钣金主体下端朝向远离第二支架的一侧凸设有折板,所述折板弯折成等腰梯形板体,所述折板与钣金主体之间设有容置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侧面通过侧面销钉设有挡板,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两端均沿水平方向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穿设有侧面销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两端均沿重力方向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穿设有紧固销钉。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木工框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激光切割机将板材切割成指定形状,形成钣金主体原料和焊接件原料,将钣金主体原料利用激光切割,激光切割出定位槽和其他凹槽,将钣金主体原料通过模具冲压,将冲压后的钣金主体原料进行翻边加工,将翻边加工后的钣金主体进行折弯加工,形成钣金主体;
步骤二:将焊接件原料翻边加工出焊接件上的焊接翻边,将翻边加工后的焊接件原料进行折弯折弯加工,形成焊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欣宇五金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欣宇五金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74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