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D柱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96967.0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0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孝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姚市中天塑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B29C45/44;B29L31/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模具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汽车D柱模具,属于注塑成型技术领域。其包括第一抽芯组件、第二抽芯组件、底板、承重块、固定模板、定模、移动模板和动模,所述承重块和所述底板以及所述固定模板之间形成有顶针空间,所述顶针空间内滑移安装有顶针板,所述第一抽芯组件包括第一撑杆、第一抽芯块和第一加速组件,所述第一撑杆滑移贯穿所述固定模板和定模,所述第一抽芯块固定于所述第一撑杆贯穿所述定模的一端,所述第一撑杆随所述顶针板滑移而推动所述第一抽芯块滑移;所述第一加速组件包括第一滑移块,所述第一撑杆远离所述第一抽芯块的一端滑移安装于所述第一滑移块,所述第一滑移块滑移安装于所述顶针板并随顶针板推动所述第一撑杆上移。本申请具有便于抽芯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注塑成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D柱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D柱一般只在SUV、MPV或者一些大型车上才有。在后小窗和后挡风玻璃交接处。
现有一汽车D柱如附图1所示,其包括主体11和位于主体11一侧的侧体12,主体11包括一体设置形成一个空腔的的第一主板13、第二主板14和第三主板15以及分隔空腔的第一隔板16和第二隔板17,第一主板13和第二主板14呈V形,第三主板15封闭空腔的一侧,第一隔板16和第二隔板17分隔空腔为三个空腔,包括第一隔板16和第三主板15之间的第一空间181、第一隔板16和第二隔板17之间的第二空间182以及第二隔板17背离第一隔板16方向的第三空间183,同时第一空间181、第二空间182和第三空间183在第一主板13和第二主板14相交处连通;侧体12包括延伸板121和侧板122,延伸板121一侧与第二主板14一体,延伸板121另一侧与侧板122一体,侧板122、延伸板121和第二主板14之间形成第四空间123。
第一隔板16朝向空腔开口的一侧朝远离第三主板15的方向弯折并延伸设置,第二隔板17朝向空腔开口的一侧朝远离第二隔板17的方向弯折并延伸设置。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为了方便抽芯,在空腔的底部形成一定的斜度,形成主体的型腔势必一端高,一端低,而形成第三主板的型腔势必位于较低一端,形成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的抽芯块由于受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弯曲部分的阻碍,需要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板面的朝向抽芯,由于抽出的距离较长,常规的斜导柱抽芯方式,会使得斜导柱的行程过长,进而导致抽芯时部分部件的运行距离过长,抽芯非常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方便抽芯,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D柱模具。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汽车D柱模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D柱模具,包括用于成型第二空间的第一抽芯组件、用于成型第三空间的第二抽芯组件以及从下到上依次布置的底板、承重块、固定模板、固定于固定模板上的定模、移动模板和固定于移动模板上的动模,所述动模上设置有用于成型第四空间的凸块,所述定模上设置有用于成型第一空间的凸块,所述定模上还设置有用于成型部分第二空间的二段块,所述二段块位于所述第一抽芯组件和所述第二抽芯组件之间;
所述承重块有两块且分设两侧,两块所述承重块和所述底板以及所述固定模板之间形成有顶针空间,所述顶针空间内滑移安装有顶针板,所述第一抽芯组件包括第一撑杆、第一抽芯块和第一加速组件,所述第一撑杆滑移贯穿所述固定模板和定模,所述第一抽芯块固定于所述第一撑杆贯穿所述定模的一端,所述第一撑杆随所述顶针板滑移而推动所述第一抽芯块滑移;
所述第一加速组件包括第一滑移块,所述第一撑杆远离所述第一抽芯块的一端滑移安装于所述第一滑移块,所述第一滑移块滑移安装于所述顶针板并随顶针板推动所述第一撑杆进一步上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姚市中天塑模有限公司,未经余姚市中天塑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69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