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后悬架安装结构及车身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96472.8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00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黄金荣;陈祖兴;欧世声;陆海婷;陈方根;廖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11 | 分类号: | B62D21/11;B62D25/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高川 |
地址: | 545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架 安装 结构 车身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后悬架安装结构及车身结构,所述后悬架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具有一沿水平向延伸的安装面,所述安装面的中部凹设形成凹槽,所述凹槽的底壁面贯设有沿所述安装板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安装孔,多个所述安装孔用于供螺纹套管穿设以与后悬架连接,所述安装面用于安装至车身结构。使得所述安装板形成中部凹陷但是四周仍与车身结构支撑连接的盒型结构,由于所述安装板呈盒型结构,在侧向受力时支撑强度好,使得侧向的撞击力沿着所述安装板的表面传导至对应的车身结构上,传导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后悬架安装结构及车身结构。
背景技术
后悬架安装结构作为侧围门槛后部和地板梁架之间的传力通道,对侧面碰撞成员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现有多数车型为避让拖曳臂的运动包络,将拖曳臂运动路径处的钣金结构断开,安装板形成一个U型结构,在侧面碰撞时,U型结构易受挤压压溃,侧向传力效率较差,容易造成后柱下段变形侵入量严重,乘员受到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后悬架安装结构及车身结构,旨在通过改变所述后悬架的结构形式改变其受碰撞力时的结构强度和传导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后悬架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具有一沿水平向延伸的安装面,所述安装面的中部凹设形成凹槽,所述凹槽的底壁面贯设有沿所述安装板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安装孔,多个所述安装孔用于供螺纹套管穿设以与后悬架连接,所述安装面用于安装至车身结构。
可选地,所述凹槽的底壁面中部贯设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用于供所述后悬架的上端伸入。
可选地,所述后悬架安装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凹槽内的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呈至少部分罩设其中两个所述安装孔设置,所述第一加强板上对应两个所述安装孔设有两个第一过孔,沿所述安装板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加强板呈至少部分遮挡所述避让孔设置,且所述第一加强板对应遮挡所述避让孔的部分与所述凹槽的底壁面间隔设置,用于避让后悬架的上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加强板沿所述安装板长度方向弯折呈台阶设置,以形成有沿所述安装板厚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台阶面、第二台阶面和第三台阶面,所述第一台阶面用于安装至车身结构,所述第二台阶面与所述凹槽的底壁面间隔设置,所述第三台阶面用以罩设其中两个所述安装孔;
其中,两个所述第一过孔设于所述第三台阶面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加强板呈罩覆所述避让孔设置,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凹槽的底壁面、所述凹槽相对的两个侧壁面之间围设形成第一加固腔。
可选地,所述第一加强板沿所述安装板宽度方向相对的两个侧端延伸形成两个安装部,两个所述安装部伸出于所述凹槽且分别用于安装至车身结构的门槛梁内板和地板。
可选地,所述后悬架安装结构还包括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位于所述凹槽内且处于所述避让孔的周侧,所述第二加强板罩设其中一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二加强板对应所述安装孔设有第二过孔。
可选地,所述第二加强板与所述凹槽的底壁面、所述凹槽的侧壁面共同围合形成第二加固腔。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车身结构,包括:
地板结构,包括地板本体和设于所述地板本体上的地板纵梁;
滑门导轨支撑板,与所述地板本体相连,以及,
后悬架安装结构,所述后悬架安装结构的安装面用于同时安装至所述滑门导轨支撑板、所述地板本体和所述地板纵梁。
可选地,所述地板结构还包括与所述地板纵梁相连且与所述地板纵梁交错设置的地板横梁,其中,所述地板纵梁和所述地板横梁的连接处对应所述后悬架安装结构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64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溅水鞋头
- 下一篇:一种CuS-石墨烯复合气凝胶的制备方法